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陈思琦深圳报道
聚焦企业出海,深喀合作再度落子。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在10月15日举行的“新疆喀什自贸片区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联动发展暨深喀产业合作大会”上,深圳出海e站通喀什服务中心、深圳市前海创新研究院喀什分院揭牌,粤港澳大湾区专业机构服务新疆企业出海联盟成立,12个深喀合作项目签约。
据喀什海关披露,2024年喀什地区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900亿元,达994.4亿元,在新疆各地州(市)中位居第二,同比增长18.8%,占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22.9%,跨境电商、租赁贸易、保税物流、加工贸易等新兴业态成为增长新引擎。
前海则是“外贸第一城”深圳的重要一极。今年上半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货物进出口总值达2608.6亿元,同比增长11.5%,占广东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值约2/3。
深圳市委常委、前海合作区党工委书记、前海管理局局长王守睿在合作大会上表示,深圳前海在服务新疆过程中,将坚持“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促进两地企业双向奔赴、两地产业协同发展,为国家发展大局作出贡献。
喀什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艾尼瓦尔·吐尔逊也谈到,喀什作为祖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要支点,推动喀什片区与前海蛇口片区的联动发展,深化深喀产业合作,是服务国家战略的“东西互济”,两地的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2024年,前海启用深圳出海e站通,并将其作为服务内地企业出海的重要平台,推动更多中国企业有序、有效、安全出海。此次活动上,深圳出海e站通喀什服务中心正式揭牌。
“深圳出海e站通高度重视服务新疆企业出海工作,开展了包括推动新疆果业集团‘疆品入港’落地,助力喀什自贸片区建设‘外籍运力保障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未来将持续为疆企送服务、促对接,帮助疆企找订单、找市场,助力疆企‘全域出海’。”深圳出海e站通负责人何洋表示。
据介绍,深圳出海e站通已集聚超200家专业服务商,与32个国家44个海外园区运营商建立合作,举办出海活动136场,累计帮助930家企业对接出海项目。其中,142个境外投资项目总金额达7.4亿美元;线上平台累计注册用户1.7万家,集成70项公共服务事项,目前已有来自湖南、江苏、河北等9个省市60余家企业成功实践。
2023年9月,深圳国际仲裁院揭牌成立喀什分院,开创“喀什仲裁+深圳调解”新模式。2024年,喀什分院化解纠纷9.51亿元。
本次活动,深圳国际仲裁院、深圳市前海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合会等33家单位联合发起成立“粤港澳大湾区专业机构服务新疆企业出海联盟”,旨在推动降低新疆企业出海风险与成本,助力更多的新疆企业“走出去”获得海外订单。
此外,活动促成12项产业合作签约,涵盖跨境服务、数字产业、特色经济与物流协同等多个关键领域。
据了解,自2010年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深圳先后派出援疆干部人才2023人,组织实施各类援疆项目1000余个。而自2023年12月深圳前海与新疆喀什自贸片区结对共建以来,双方在产业协同发展、营商环境优化、人才资源共享等方面持续发力,已取得初步成效。
前海管理局方面表示,未来前海将携手喀什,建立常态化工作交流机制,强化制度创新和互学互鉴,共同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让广大企业家、投资家心无旁骛在新疆喀什投资兴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