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6 16:46:11 股吧网页版
大厂南下,广东站上人形机器人新风口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者按】当前,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Robotics,简称“AIR产业”)正成为全球科技竞争与产业变革的核心领域。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将重塑人类生产生活范式。

  AIR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深度赋能。从基础研究到技术转化,从商业化落地到规模化扩张,不同阶段对金融的需求各不相同。构建适配AIR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需要强化长期资本供给、培育耐心资本生态、释放战略资本效能。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科技创新强省,拥有厚实的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应用空间。“新产业金融大调研”率先探索AIR产业“产融互促”创新路径,推动“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为全国推动AIR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广东样本”。

  2025年的人形机器人赛道,正成为资本竞逐的焦点。据统计,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融资总额突破140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企业占比高达60%,融资额达84亿元,超越2024年全年水平。

  在这场资本盛宴中,广东企业表现尤为抢眼。来自深圳的优必选,作为港股“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已累计在港股市场融资超55亿港元。而优必选也借港股再融资的便利,突破了人形机器人量产门槛,接连刷新中国乃至全球的“人形机器人最大订单”,成为当之无愧的广东具身智能龙头。

  另一家港股上市的深圳企业越疆科技,作为“协作机器人第一股”,则通过折价配股募资超10亿港元,加深具身智能技术研发与加快全球市场扩张步伐。港股正在成为具身机器人融资的窗口,而这给毗邻香港的粤区企业带来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中腰部企业则在利用产业资本完成从0到1的突破。而深圳作为广东互联网大厂集中地,该地区的具身机器人企业接连获得美团、京东、腾讯等产业资本的青睐。京东更是在不到1月的时间里,官宣自己领投了4家深圳具身机器人公司。而大厂资本的入局,不仅给广东地区的机器人产业链注入了更多新鲜的“血液”,更是助推企业快速完成商业化闭环。

  然而,广东也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虽然头部企业已实现初步商业化,但整个人形机器人行业仍处于产业化早期。在头部虹吸掉优质资本后,腰部企业正面临商业化挑战。另一方面,广东在机器人产业链上游核心技术领域仍依赖进口,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仍有待提升。

  在资本热捧与政策利好的双重驱动下,广东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展现出强大的创新活力与市场潜力。但广东未来仍需在核心部件自主可控、应用场景深度开拓上寻求突破,方能真正奠定其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与全球竞争力。

  港股成机器人企业融资主战场

  近年来,广东机器人产业迎来资本热潮,不仅创业公司融资额屡创新高,港股市场也成为相关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

  不过,目前具身机器人整机企业上市的公司,并不多见。唯二两家龙头都集中在港股,且都是广东企业,分别是优必选(9980.HK)和越疆科技(02432.HK)。这两家公司上市的概念也不同,优必选是“人形机器人第一股”,而越疆科技是“协作机器人第一股”。

  优必选不仅是最早一批登上央视春晚的机器人公司,也是最先将人形机器人送入工厂实训的企业。但其当年融资历程并不容易,经历了12年融资长跑,且第一笔融资仅有2000万,对比如今具身机器人产业里动辄上亿的天使轮,可以说非常有限。

  早期,机器人的产业逻辑建立在技术沉淀和商业化验证之上,需要一步一个脚印,除了极少数愿意冒险的天使投资人,大部分产业资本都处于谨慎观望之中。直到2015年,才陆续有科大讯飞、华发集团、居然之家、海尔等产业资本加入优必选投资方的行列。这些来自产业的投资方们,一边出钱支持研发,另一边开始引导被投公司产品与自家公司业务相结合。

  政府资金是在2019年,优必选机器人四年三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后进入的。但这笔资金也是助力优必选上市前最关键的一步。2023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审计局旗下的北京亦庄国际投资通过亦庄国际(香港)参与基石认购,投资金额5亿元,约占到优必选IPO融资金额的一半。

  然而,敲响香港交易所钟声的优必选,逐渐在市场上打响了名声,尤其是吸引来了诸多外资的关注。在2025年中期的业绩发布会上,摩根大通、花旗等外资银行的研究员都参与到了提问中,足以见得优必选的受欢迎程度。

  而优必选也充分利用好了港股这个国际化资本平台。截至今年7月底,上市不到2年的优必选,已累计融资金额超5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51.1亿元),最新开启的第五轮再融资计划,达24.73亿港元,远超其当初IPO的募资金额。

  同样,凭借港股市场里国际化的资本环境,以及对科技企业亏损的高容忍度,越疆科技成功从协作机器人跨界到人形机器人领域。今年3月,越疆攻克了下肢的技术难点,发布了全球首款直膝行走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该则消息助推其股价在不到1个月内,暴涨140%。

  而越疆也利用港股再融资机制的便利性,为自己筹得充足的资金。今年7月,越疆公告,公司拟折价配售新股募资超10亿港元,以加速技术研发深化与全球市场扩张步伐。

  除了优必选和越疆两家整机公司,今年还有不少广东企业也在积极谋求赴港上市。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截至今年8月,已有12家企业发布了港股IPO,其中有3家的注册地在广东深圳。其中,兆威机电原先是做汽车零配件的A股上市公司,欲借港股融资的便利性完成向具身智能机器人的转型。

  港股正在成为全中国具身机器人公司的融资主战场。而毗邻香港的粤企,有望利用好香港资本的优势,完成新质生产力的转型。

  互联网大厂押注

  除了二级市场,一级市场的大厂战略投资同样活跃。美团、京东、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近期频频出手,投资多家广东人形机器人企业。

  京东近期在具身智能领域布局尤为激进。据公开信息,京东在3个月连投5家具身智能公司,其中有三家为广东深圳企业,覆盖触觉传感、运动控制、具身智能算法等关键环节。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何晓冬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京东对具身智能是“战略性长期投入”,并希望打造开放的机器人生态。

  美团也早已在机器人领域广泛布局。据报道,美团过去三年投资的机器人及相关企业已达30家,其中多家为深圳企业,如自变量机器人、普渡科技等。尤其是自变量机器人,美团于今年5月独家领投了该公司。

  除了投资,美团也成立了自己的机器人公司。2024年12月,深圳极雀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经营范围含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等。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巨头不仅能够为机器人公司带来雄厚的研发经费,还能助力它们突破商业瓶颈。

  成立于2023年的银河通用,是国内人形机器人明星公司之一,在2025年6月创下具身大模型机器人领域的单笔最大融资纪录。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累计融资额已经超过24亿元。

  而美团战投不仅是银河通用最早的投资人之一、其最大的外部股东,还与该公司在落地场景上合作,推出基于人形机器人的智慧药房解决方案,该方案能够24小时无人值守,并实现药品的自动识别、抓取和上架。据悉,双方还将在线下零售、智慧货仓、智慧物流等多个领域围绕机器人服务展开全面合作。

  今年银河通用计划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共开100家无人值守零售店。目前这一应用场景已经实现了市场化,预计今年将为银河通用带来近亿元人民币的收入。

  大厂的入局,无疑加速了人形机器人产品在垂直场景中的实际应用和快速验证,帮助初创公司完成商业闭环,使之产生自我造血能力。

  而大厂的投资逻辑十分明确:不再只看技术概念,而是更加关注企业的产业化落地能力。无论是京东还是美团,都希望被投企业能够快速实现技术商业化,并与自身业务生态协同。

  此外,大厂对机器人企业的挖掘,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地方政府基金、财务投资机构的关注,撬动起一个区域的具身机器人发展态势。这种“技术突围-资本赋能-量产加速”的路径,正助推区域内腰部企业快速完成从0到1的关键突破。

  从“资本热”走向“产业实”

  作为中国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的高地,广东在机器人产业链中占据重要位置。

  从上述的案例可以见得,广东机器人产业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是拥有如优必选、越疆等一批具备核心技术及产品落地能力的头部企业;其二是毗邻港澳,便于利用国际化资本平台,尤其是港股在再融资方面的灵活性,为企业持续输血提供便利;其三是深厚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和供应链整合能力,为人形机器人硬件研发提供强有力支持。

  然而,广东也面临诸多挑战。从大的融资环境来看,虽然中国头部具身智能企业已实现初步商业化,但整个人形机器人行业仍处于产业化早期。这使得国内机器人产业融资里出现断层,头部企业能够轻易获得上亿元的融资,但中腰部及以下的企业则难以被关注到。

  而广东机器人产业发展相较于北京和上海,较为均衡,实际上中腰部企业偏多。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2025年1至9月中国人形机器人融资事件TOP10里面,广东企业有3家,分别是优必选、众擎机器人和自变量机器人。

  前者已经上市,在港股市场上开辟了融资渠道。今年9月,为进军中东地区,选择与中东长线基金无极资本(Infini Capital)签署10亿美元(约合71.13亿元人民币)的战略合作协议。后两者则是凭借互联网大厂CVC基金的关注,带动其他产业资本和投资机构“抱团”投资,从而分别获得10亿元和近10亿元的融资。

  由此可见,互联网等产业资本对初创企业的挖掘是至关重要的。而这对于互联网大厂扎堆的北京而言,有天然的优势。从融资的轮次上可以发现,北京的初创企业跑得更快,基本都走到了A轮末期,但深圳的初创公司都还处于A轮早期阶段。

  而这个现象,若是扩大到整个广东区域来说,分化将更加明显。但在机器人产业发展上,现阶段的融资布局和节奏至关重要,尤其是产业资本不仅能带来资金还能加速商业化,带动企业实现规模化量产。而量产将成为该产业下一阶段的赛点。因此,广东机器人产业链在今后的发展上,需更加注重将企业与产业资本的对接,尤其要重视互联网大厂资本的赋能效用。

  此外,广东在传感器、关键零部件等上游核心技术领域仍依赖进口,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有待提升。而长三角因拥有汽车产业链的基础,在具身机器人的零部件配套上,拥有更广泛的客户资源和更精深的研发技术,相对而言已经在部分零配件上,实现了自主可控。例如,谐波减速器代表企业有苏州绿的谐波,空心杯电机代表企业有上海鸣志电器,传感器代表企业有宁波柯力传感等。因此,广东地区今后在高端算法人才、跨学科研发团队建设方面,仍需进一步强化引进和培育机制。

  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未来,不仅取决于资本的热度,更取决于技术突破与商业落地的协同推进。广东作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重要基地,需在政策支持、产业链整合和资本引导上继续发力,推动行业从“资本热”走向“产业实”,真正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创新与应用的高地。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