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烟台的智己L6车主张华(化名),因一场智驾相关事故陷入维权困境。
张华驾驶的2024款智己L6超长续航版(高配车型)在开启NOA(城市智驾领航)功能时,未能识别夜间道路中间的铁皮障碍物并径直撞上,造成近2万元维修损失。
后续与厂家、4S店的沟通中,张华遭遇责任推诿,该款定位高端的智能汽车实际使用中的场景与宣传不符,引发市场对智己智驾系统可靠性的质疑。
夜间未识别障碍物
10月2日晚间10时许,张华驾驶2024款“智己L6超长续航版”行驶至天津南路百堡村附近,当时车辆处于城市智驾领航模式,且智驾速度严格控制在限速范围内。
据张华描述,当时路上车辆很少,路况也很好,车辆行驶至路中间,突然出现一个长宽约“40×50”公分的铁皮箱子,然而车辆的智驾系统并未发出任何预警或采取避让措施,最终径直撞向障碍物。
事故直接导致车辆右前保险杠严重受损;经初步估算,维修费用接近2万元。由于事发正值国庆假期,4S店因无法调配零件,车辆维修计划被迫搁置,日常出行受到影响。
维权遭厂家“踢皮球”
事故发生后,张华第一时间拨打智己汽车官方400客服电话反馈情况,希望得到厂家处理。但400客服只是将问题转给了当地的4S店,未提供任何实质性解决方案。
随后张华联系4S店,对方仅发送一张“智驾免责声明”图片,明确表示4S店对此次事故无责,拒绝进一步协商。张华随后再次致电400客服,质疑“NOA功能受限时为何无提示”,并询问4S店的回复是否代表厂家态度,但未得到答复。
张华向厂家提出调取10月2日晚10时许的后台行车数据,希望查明系统为何未检测到障碍物,但对方仅承诺“调取数据后安排专人分析回复”,截至目前未给出明确处理时限与进展。
最终,针对此次事故,智己汽车给出回应称,事发时为雨夜且环境黑暗,铁皮箱子属于“异形障碍物”,车机在这类场景下识别难度大,属于当前智能驾驶的“弱势场景”;同时强调,智己L6搭载的L2级别辅助驾驶仅能完成部分驾驶任务,核心仍需驾驶员实时掌控与介入,随后便关闭工单,未提及维修补偿或系统优化方案。
而据张华回忆,当时夜间路况良好、视野清晰,天空中只是飘着细雨。
张华告诉《财中社》,此次事故并非他首次遭遇智己L6的智驾问题。此前一次高速行驶中,车辆开启高速智驾功能时,车技屏幕渲染界面突然黑屏,随后智驾系统毫无征兆退出。他当时曾联系400客服询问原因,得到的答复仅是建议“下电重启系统”。
高配强调“复杂场景应对”
公开资料显示,2024款智己L6超长续航版作为高配车型,智能驾驶硬件配置堪称行业主流:搭载英伟达(NVDA)Drive Orin-X智能驾驶芯片(算力达254TOPS),配备速腾聚创(02498.HK)激光雷达,软件层面采用Momenta辅助驾驶系统。
智己汽车官方此前多次强调,品牌是行业内首个具备L2++/L3/L4级智能辅助驾驶全栈量产能力的企业,智能驾驶水平“稳居第一梯队”。
此外,针对雨天等复杂场景,其宣传中提到,智己L6的智能感知系统“能提前识别潜在威胁并预警”,除雷达、摄像头等硬件外,“持续学习优化的AI算法可提升风险检测准确性”,例如监测到泥水坑、积水区域时,会主动提醒驾驶员减速或绕行,同时自动调整车辆参数确保操控性,“大幅减轻驾驶员负担”。
关于核心的城市NOA功能(属IM AD智能驾驶系统),智己宣传称其“采用高效感知架构与领先AI算法”,在城区支持路段可实现“按导航路径自动跟车、智能变道、无保护路口转弯、障碍物绕行”等功能,能应对“无保护左转、人车混行、环岛”等复杂路况,“基本实现从A到B的全过程智能导航辅助驾驶”。
此前,上汽集团(600104.SH)原董事长王晓秋曾公开表示,“智己汽车是上汽集团一号工程和唯一高端品牌”,从立项至今定位未变。
然而从车主实际体验来看,这款承载上汽高端智能出行期待的车型,在夜间、雨天等关键场景下的智驾表现,与官方宣传及“高端定位”仍存在明显差距。
截至发稿,张华仍未收到智己汽车关于此次事故的进一步处理反馈;《财中社》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