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时节,在一场濛濛细雨中,武汉东湖之滨,一张圆桌将湖北与世界拉得更近。
10月16日上午,2025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中欧企业家东湖对话在武汉举行,海内外企业代表就在鄂发展,提出解决方案与无限设想。
“众人拾柴火焰高。”丹麦格兰富中国区总裁马克漫用一句中国谚语描述了在中国市场的机遇。
马克漫表示:“尽管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中国持续推出各项扶持政策支持经济发展,我们为中国的高瞻远瞩和务实举措深表钦佩,对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湖北是一片充满无限机遇的热土,我们非常希望持续助力湖北产业升级与绿色转型,共同提升湖北百姓的生活品质。”
湖北与世界的距离,不只停留在“心与心”的向往。当前,湖北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已开通109条国内国际货运航线,形成覆盖亚洲、连通欧美和非洲的全球航空网络。仅在欧洲,便可直达挪威奥斯陆、丹麦哥本哈根、法国巴黎、意大利米兰等15个重点城市。
安赛乐米塔尔公司总经理泽尔根·柯博特认为:“湖北的地理区位让其在战略支点下,可以更好发挥交通、产业、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我们在湖北进行深耕,彼此可以变为一家人,并在合作过程中持续进行优势互补。”
一张圆桌之外,一个理念让湖北与世界走得更远。
上海海智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佘莹表示,北欧是全球绿色创新发展的先行者,而中国湖北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撑起了年均6%的经济增长,在绿色创新发展方面有着良好的基础。可以预见,湖北与北欧的绿色合作方兴未艾,大有可为。
湖北依托北欧论坛,持续推动与欧洲国家在绿色技术、循环经济、数字治理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实现双方技术与市场的优势互补;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中国代表处入驻武汉中碳登大厦、格林美开拓欧洲动力锂电池回收市场,也为全球绿色转型贡献了解决方案。
西班牙双丽基金会主席、西班牙双丽集团董事长戚丽玲表示,湖北区位优势独特,产业基础雄厚,创新活力强劲。近年来,湖北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光电子信息、新能源、大健康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与欧洲绿色发展战略高度契合,为双方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正如与会嘉宾所说,绿色创新发展关乎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单靠独行无法抵达终点。如今,湖北锚定一个个“支点”,将让合作桥梁拓得更宽,发展步伐迈得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