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10月16日电 题:云南:以旧换新政策显效驱动消费升级
新华社记者王贤思
“旧车电池不耐用,赶上国补和节假日活动,换辆新车正合适。”清晨的昆明市西昌路上,一家知名电动车品牌门店刚开门,市民王丽就推着旧车前来换新。
店长刘光琳介绍,如今店里售出的电动车中,八成以上都走了以旧换新流程,门店还额外推出优惠让利消费者,这也让门店销量稳步上升。店门外,回收旧车的工作人员正沿着街道到各家电动车门店收车,每辆旧车上都贴有专属二维码,从回收登记到最终报废的全流程都可清晰追溯。
转过几条街,西山区南亚风情园的一家手机旗舰店同样热闹。陈女士等待工作人员将旧手机里的照片、通讯录迁移到新手机,脸上满是期待:“旧手机内存不够用,加国补后买了最新款的手机花了不到5000块,挺开心的。”
在昆明京东MALL,适老化改造补贴产品展示区成了老年群体的“打卡地”——智能马桶、精选防滑地垫、智能呼叫器、跌倒监测雷达等产品整齐陈列。云南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居家适老化改造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涵盖如厕洗澡、室内行走、居家环境改善、智能检测跟进、地面改造等7大类,40小类适老产品及智能设备,单件最高补贴5000元、单户累计补贴上限1.5万元。这些产品从行动辅助到生活护理,将科技与养老深度融合,让老年人“换”出高品质生活。
消费一头连民生,一头连经济。数据显示,云南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截至8月31日,云南发放补贴50.48亿元,直接带动消费393.82亿元。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云南省发放家电、家装以旧换新及数码产品购新补贴14.8万笔、带动消费5.4亿元,汽车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补贴8808辆、带动消费10.7亿元。
作为边疆民族地区,云南还把以旧换新政策送到农村和偏远民族村寨。云南将以旧换新政策内容翻译成彝、傣等5种少数民族语言,通过乡村大喇叭、流动宣传车循环播放。政策触达“最后一公里”让农村市场活力迸发。数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云南农村居民家具、家用器具支出同比分别增长37.5%、9.7%,交通工具支出同比增长18%。
以旧换新涉及金额巨大,如何防止骗补、套补,确保资金精准有效使用,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云南省商务厅市场体系建设处处长李彩华介绍,商务部门组建督查组并委托第三方定期开展明查暗访、入企入户核查,对发现的问题坚决严查,并通过大数据监管预警,及时有效防范处置。
买新更实惠,交旧更便利。云南在旧品回收处置上成功搭建了一条高效循环链,让交旧更便利。在昆明主城区,构建了高效的“15分钟回收圈”。市民只需拿起手机,通过“绿巨能”“云收收”等小程序轻轻一点,回收工人便会如约上门,轻松取走旧电器。
回收后的旧电器,踏上了资源化再生的“高速路”。在中再生(昆明)固体废弃物处置有限公司的智能化拆解基地,液晶-电脑综合拆解线、冰箱AI智能分选系统等9条专业产线高效运转。这里每年能“消化”超过120万台废旧电器,2024年资源化利用率突破95%,铜、铝等金属的回收率达98%,做到了“进场即分选、拆解即原料”,将绿色循环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