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0月16日电(吴郑思、张瑶) “反内卷”相关品种再度发力,推动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周四(10月16日)整体温和回暖。截至收盘时,衡量市场综合价格表现的中证商品期货价格指数收报1479.17点,较前一交易日上涨9.91点,涨幅0.67%;中证商品期货指数收报2041.35点,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3.48点,涨幅0.66%。
分品种来看,因政策预期驱动多头情绪,多晶硅再度涨超3%,连续强势攀高。焦煤焦炭联袂走高,因受到高位铁水产量和现货成交良好的提振。另外,国内原油企稳缓和成本端压力,叠加进口成本上涨预期推动,本就表现抗跌的液化石油气日内大幅走高超3%,盘中创下月内新高。相比之下,集运欧线在前几日连涨之后,观望情绪升温,期价大幅回撤超3%。生猪短期供大于求格局难改,主力合约完成换月之后再度重挫。

多晶硅延续反弹趋势液化气反弹提速
国内股市走稳带动下,16日商品市场情绪整体偏暖,多数品种收盘上涨。其中,除多晶硅继续在政策利多预期支撑下强势上涨3.48%,并继续领涨商品市场以外,焦煤焦炭、液化石油气(LPG)、丁二烯橡胶等品种收盘涨幅也在2%乃至3%以上。
具体来看,多晶硅市场虽然基本面仍处于供过于求的格局之下,但近期市场有关“加强光伏产能调控文件或将于近日出台”的消息叠加市场有关多晶硅收储的传闻,支撑了多晶硅市场短期看多情绪,推动期价近三个交易日连续强势拉涨,日线实现“四连阳”。不过,16日收盘后,据证券时报报道,业内权威人士称,多晶硅收储平台已成立传闻不实。这或对短期多晶硅市场情绪带来影响。
相比之下,在自身基本面利多提振下,本周以来LPG就出现企稳迹象,主力合约期价在本周前三个交易日基本保持平均1%左右的反弹幅度。16日盘中,随着空头减仓迹象显现,LPG单日大涨3.07%,反弹呈现提速迹象。分析来看,LPG近期的涨势基础或更显稳固:一方面,11月国际CP报价或上调的预期,推高液化气进口成本。另一方面,国内港口液化气库存环比降幅扩大,显示企业去库顺畅,也为LPG基本面带来积极信号。隆众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0月16日当周,中国液化气港口样本库存量环比下降8.95万吨至318.04万吨,延续去库态势,且降幅较之前一周的0.22万吨显著扩大。此外,国内SC原油日内低开高走,缓和了LPG面临的成本端利空,从而进一步增强了LPG盘面反弹动力。
其他品种方面,双焦期货16日携手上行,截至下午收盘,焦煤主力合约涨超3%,焦炭也跟随收涨超2%。市场分析认为,10月下旬煤炭查超产预期仍对国产煤复产空间造成限制,叠加目前铁水维持高位,使得双焦底部存在支撑。不过,机构也提示,钢厂盈利率回落,市场对钢材需求仍有担忧,双焦向上驱动也相对不足。
集运欧线回落超3% 生猪换月后再度重挫
在连续三日反弹冲高之后,随着多头获利迹象出现,集运指数(欧线)期货16日黯然回落,终盘以3.64%的跌幅领跌当日商品市场。盘面上看,集运欧线包括当前主力2512合约和次主力2602合约在内的近月三个合约收盘均不同程度减仓,当日集运欧线市场净流出资金超1亿元。分析来看,虽然受到航司宣涨运价和圣诞季需求旺季预期带动,集运欧线此前三个交易日连续走高,但市场对航司提涨能否落地仍存疑虑,加上全球贸易局势仍存在不确定性,这都限制了短期集运欧线的上涨幅度。另外,最新数据显示,当前运力供应仍偏宽松,这表明欧线运力市场供需现实格局仍未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也被认为削弱了对短期运价续涨的信心。基于此,机构判断,在市场仍观望涨价兑现情况和12月实际需求情况的背景下,集运欧线转入宽幅震荡概率较大。
生猪盘面16日正式完成主力合约换月,但市场依旧未摆脱供大于求的基本面压力,期价黯然下挫。其中新主力2601合约一举跌破12000元/吨关口,终盘跌幅锁定在3.21%。分析来看,近期生猪市场二育抄底入场迹象出现,叠加对南方腌腊需求逐步启动的预期,推动前两个交易日国内猪价略显企稳迹象。但机构普遍的观点认为,虽有政策多重暖风,但短期内生猪出栏量仍趋增加,产能去化进程较慢,积弱难返的基本面决定猪价仍以弱势运行为主。尤其是当前主力合约已换至2601合约,对于明年1月份需求回落的预期,使得合约本身面临更多空配压力。
其他品种方面,苹果增仓下跌近2%,盘中触及本月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