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6 21:47:30 股吧网页版
报告显示:深化开放创新合作 推动聚变能共研共建共享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0月16日电 (记者杜燕飞)作为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重要发展方向,聚变能与裂变能相比,具有能量密度大、原料资源丰富、放射性污染低、固有安全性好等优势,是未来清洁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国家原子能机构日前在世界聚变能集团第2次部长级会议暨国际原子能机构第30届聚变能国际大会上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与全球50多个国家的140余家核聚变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发布聚变能领域首个ISO国际标准聚变堆热氦检漏技术,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设立全球首个“聚变能研究与培训”协作中心,助力聚变能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

  20世纪80年代,我国确立了“热堆—快堆—聚变堆”核能“三步走”发展策略。近年来,我国先后建成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装置——东方超环(EAST)、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3号(HL-3)。

  “‘东方超环’实现了电子温度1摄氏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中国环流3号’突破了离子和电子温度‘双亿度’。”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单忠德介绍,中国“玄龙-50U”“洪荒-70”“SUNIST-2”等中小型聚变实验装置,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夸父”(CRAFT)、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等大科学工程装置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报告显示,作为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ITER)计划的关键合作伙伴之一,中国高质量实施所承担的18个关键部件和系统的设计制造,以及核心设备的安装任务。

  “今年,中方主导的ITER核心安装标段真空室模块组件成功吊装入位,中方研制的ITER磁体支撑系统、包层屏蔽模块、磁体馈线系统、磁体冷态测试杜瓦(MCTB)等大型装备部件如期交付完成,助力ITER计划推进实施。”单忠德说。

  报告认为,聚变能技术正从科学研究向工程实践和商业应用的目标加速迈进。中国将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积极推进聚变能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国际化开放发展。加强科学研究,夯实创新基础;完善标准体系,强化安全保障;加强人才培养,促进交流互鉴;深化国际合作,完善治理体系。

  据介绍,“聚变能研究与培训”协作中心由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牵头,联合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国的核领域专家、学术组织及企事业单位,以国际合作、学术交流、科技创新、产业牵引为抓手,深化聚变技术协作。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