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6 22:24:10 股吧网页版
投融资和私募基金闯入“第一梯队” 珠海能否成为“机会之城”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在中国城市投融资的激烈竞赛中,一些“黑马”城市正以其独特的模式异军突起。

  近年来,珠海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在全国融资活跃度排名TOP20城市的榜单中,珠海以907.96亿元的融资规模位居全国第15位,超越了厦门、长沙等城市。

  一方面,其私募基金备案数量在经历爆发式增长后步入深度调整,与全国行业整体“减量提质”的趋势同步;另一方面,其投融资金额却凭借“少而精、大额化”的打法,冲入全国前列。

  与此同时,珠海的私募基金备案数达到1,917家,位列全国第9。珠海正依托“横琴引擎”与“国资引导”双轮驱动,探索加速成为下一个“机会之城”。

  千亿融资背后

  南方财经记者通过Wind梳理全国城市历年来的投融数据发现,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凭借庞大的经济体量和创新生态,长期占据金字塔尖,年均投资事件动辄过千。

  珠海以907.96亿元的融资规模位居全国第15位,其核心优势并非在于数量,而在于其非典型的投资结构。

  但支撑这一庞大金额的,仅仅是549起融资交易。这种“少而精、大额为主”的特征,直观地反映出珠海头部项目的巨大体量和强大的资本吸附能力。

  细究其发展轨迹,珠海的年投资金额在2021年出现了极为罕见的激增,从2020年的87.73亿元,戏剧性地跃升至501.02亿元,增幅超过470%,珠海当年以一匹“黑马”的姿态闯入公众视野。

  南方财经记者观察到,驱动这场“资本核爆”主要有两大因素:横琴的政策势能与珠海万达商管的巨额战略融资。

  “横琴效应”的深度释放,为珠海带来强劲的资本涌入。 2021年9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简称“方案”)正式公布,标志着横琴开发进入全新阶段。这不仅是一个区域性的政策利好,更是国家战略层面的顶层设计。

  方案明确提出要发展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产业以及现代金融产业。这一系列清晰的产业导向和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为全球资本描绘了一幅极具吸引力的投资蓝图。

  对于敏锐的投资者而言,横琴不再仅仅是地理上的“政策洼地”,更是未来产业高地和资本回报的“价值高地”。正是这种对未来产业结构跃迁的强烈预期,激发了2021年珠海投资高潮的到来,大量资本开始以前瞻性布局的方式涌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新兴赛道。

  如果说横琴的政策为珠海的产业升级搭建了舞台,那么万达商管的巨额融资,则是将珠海直接推向全国资本市场聚光灯下的“催化剂”。

  2021年9月,就在方案公布后不久,总部落户横琴的珠海万达商管宣布获得高达60亿美元(约合400亿人民币)的战略投资。其投资方阵容堪称豪华,集结了碧桂园、中信资本、腾讯、蚂蚁集团以及国际知名投资机构太盟投资集团(PAG)等产业与金融巨头。

  这笔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投资,如同一个巨大的“资本磁场”,不仅显著放大了珠海在地产和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投资基数,更带动了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向珠海集聚,为本地经济的结构升级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外部支撑。

  “硬科技”资本投融格局

  除了投融资总额“狂飙”,珠海私募基金备案数也闯进全国前10。

  南方财经记者梳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方数据发现,截至今年9月,在全国私募基金数量排名TOP20城市榜单中,珠海以1917家的数量位列第9,超越了广州、天津、南京等城市。这不仅反映了珠海在基金注册环节的政策吸引力,更体现了其对基金管理人的综合竞争力。

  珠海的投资生态正在发生质的飞跃,一个以“国资领投、聚焦硬核科技、赋能早期创新”的新格局正加速形成。

  南方财经记者观察到,从融资事件赛道分布来看,珠海的前三大赛道分别是“计算机软件”“智能硬件”和“新能源汽车”,高度聚焦于“硬核科技”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了独特的竞争壁垒。

  珠海投融资活动在计算机软件和智能硬件领域的高度集中,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坚实且具备前瞻性的产业基础之上。

  在计算机软件领域,珠海拥有超过二十年的深厚积淀。这里不仅孕育了金山办公、远光软件、东信时代等年营收超百亿的国家级行业领军者,更形成了覆盖办公软件、企业管理、信创等领域的成熟产业生态,为近年来AI大模型的爆发提供了培育土壤。

  以金山办公推出WPS AI为代表,传统软件巨头纷纷转型,带动珠海迅速切入AI应用和垂直大模型赛道,形成了从底层软件到上层智能应用的完整链条。

  在智能硬件方面,珠海的产业基础同样雄厚,与软件实力形成了“软硬协同”的强大合力。

  珠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规模位居广东省第三,为智能硬件提供了核心的“大脑”。同时,珠海已成为PCB(印刷电路板)产业的“隐形高地”,产业规模同样位列全省第三,吸引了大量深圳企业将高端制造环节迁至珠海,形成了“深圳研发+珠海制造”的高效协同模式。

  在此基础上,珠海积极布局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未来产业,集聚了云洲智能、紫燕无人机等一批创新企业,并引进了智元机器人等头部力量,构筑了从核心元器件到智能终端的强大制造能力。

  与此同时,投资阶段前移,集中于中早期项目,体现了珠海培育本土创新力量的长期主义。珠海的“做多力量”大量集中在天使轮、A轮和Pre-A轮等早期投资阶段,同时战略投资也占据不小的份额。

  通过在企业发展的关键初期提供资金、资源和战略指导,珠海的投资生态正帮助本地创新企业快速成长、突破技术瓶颈,最终形成一个从源头创新到产业化的协同创新全链条。

  战略性输出

  在对本地硬科技加速集聚和培育的同时,珠海的资本管理还辐射其他区域。

  据湖北省财政厅消息,近日,由珠海龙头国企华发集团与武汉市、江夏区等共同发起设立的湖北江城华发产业投资基金,已完成首次实缴出资。据悉,该基金总规模高达100亿元,首期规模10亿元,将聚焦集成电路、光通信、激光、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等硬科技前沿领域,为湖北打造“光芯屏端网”万亿级产业集群注入资金。

  “此次跨区域合作,意味着珠海国资的基金管理能力获得区域认可。”业内人士向南方财经记者分析,这支基金聚焦的领域,将珠海在集成电路设计、智能硬件的资本和市场经验,与武汉在光通信、激光领域的技术和人才优势结合,实现产业链的优势互补与协同。对华发而言,也为珠海和横琴本地的优质硬科技项目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对接和并购退出通道。

  不过,这种亮眼的跨区域资本输出和本地私募机构的激增,也反衬出珠海在现代金融体系中的结构性短板。

  尽管珠海和横琴近年来私募股权(PE)、创业投资(VC)机构数量激增,反映了资本的集聚效应,但记者调研发现,珠海现代金融产业体系仍存在结构性缺憾。例如,目前珠海及横琴尚未有信托公司注册落地,一定程度制约了本地机构在财富管理、资产证券化和复杂投融资结构等领域的服务能力。

  近些年来,珠海在推动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等跨境资产管理方面已有所行动,但在更高层级的金融架构方面,珠海的现代金融产业体系仍存在结构性缺憾。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珠海可引入信托公司等核心金融工具,以更好地服务于资产证券化(ABS)业务。同时建议推动如华发集团相关项目等珠海基础设施建设和优质企业应收账款的证券化,从而高效盘活存量资产,为城市发展开辟新的融资渠道。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