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6 22:27:51 股吧网页版
改革开放走在前|从类脑智能到具身智能,特区寻找科技“新梯子”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南方财经记者郑玮珠海、深圳、汕头报道

  “这套系统由我们自主研发,通过5台机柜构建了100亿神经元的规模算力,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类脑超级计算系统。未来我们希望能完整构建一个具备860亿神经元的‘人类大脑’,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研发出有可能颠覆DeepSeek等现有AI模型效率与性能的新型算法。”近日,在位于珠海的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内,类脑计算系统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环宇翔告诉南方财经记者。

  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下,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选择“押注”类脑智能新赛道。这是广东创新生态的一个切面。

  10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强调,要多措并举营造一流产业生态,综合治理行业无序、非理性竞争,促进上下游、大中小企业深化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创业投资基金,着力构建创新生态圈。

  一个创新生态圈应该是怎样的?

  今年9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表示,“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首次排名全球第一,“澳门-珠海”创新集群也连续第二次入围世界百强榜。近日,南方财经记者走访深圳、珠海、汕头三大经济特区,观察这片创新集群的生态链路。

  走访过程中,来自类脑科学、具身智能机器人等前沿创新领域的多位受访科学家、企业家向南方财经记者表示,跑赢这场“科技竞速”的关键之一或许在于“跨界”,以体制机制创新打通产学研合作堵点,以应用场景创新反哺技术升级,鼓励青年科学家、企业家发现新赛道,“找到弯道超车的新梯子”。

竖起通往“最强大脑”的新“梯子”

  枕式睡眠仪、多模态梦境脑机接口设备、类脑晶圆计算芯片、类脑晶圆计算机……走进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各式各样的“大脑黑科技”产品陈列其中。这是一个聚焦类脑智能研究的新型研发机构。

(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内展出的各类“大脑黑科技”产品,郑玮/摄)

  近年来,随着智能算力需求快速增长,能耗成为算力产品使用面临的关键瓶颈。而与传统的AI相比,类脑智能主要采用神经形态计算,通过模仿人类大脑的运作方式,能够让计算机软硬件在实现信息高效处理的同时降低能耗成本,具有低功耗、高算力的特点。

  作为国内外首家成建制、成体系、全链条开发类脑智能科技的科研机构,目前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已实现类脑计算多项“全球突破”,包括全球首颗亿级神经元规模的可编程类脑晶圆计算芯片、全球首台全数字可编程的类脑晶圆计算机,以及全球首台100亿神经元类脑异构融合智算系统等。

  “这套系统由我们自主研发,通过5台机柜构建了100亿神经元的规模算力,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类脑超级计算系统。在我们之前,全世界最先进的水平是欧盟用10个机柜做到了10亿神经元的规模算力。从密度上测算,我们比它高了将近20倍。”环宇翔表示。

  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下,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选择“押注”类脑智能新赛道,跑出了新优势。

  “我曾经用过一个比喻,在科技角度来讲,如果所有人都在爬同一把梯子,上面的人肯定不喜欢下面的人超过他,如果跑得太快他还可能一脚把你蹬下去,但如果你能另外立一把新梯子,那他就只能看着你竞争了。这才是我们作为科学家最幸福的事,你终于跑到了一个人家不知道的新赛道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旭向南方财经记者表示。

  “大湾区也具备这样的‘后发优势’,尤其在科技研发与产业转化方面,不必沿袭旧有路径,而是有机会开辟新赛道。”张旭说。

  怎样的环境能够更好地鼓励科研人员寻找新的“梯子”?

  张旭表示,“例如在用人机制上,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根据区域特点及建设国际化科研机构的需要,制定了符合市场规律的招聘、薪酬与福利体系。在财务管理方面,研究院也享有根据科研需求自主调整经费使用的权利。”

  “我们还实施了‘负面清单’制度,有效加快了科研进度,在人才招聘、资金支持和实验平台建设等方面实现了快速响应。这些体制机制的创新极大地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造力,是研究院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张旭表示。

  在创新生态支撑下,目前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已集聚410余名科研和管理人员,引进科研团队33个,引进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Dan Larhammar等高层次人才研究人员16名,累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5件,PCT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9件,外观专利4件,软件著作权35件,集成电路布图3项。

  “现阶段,在现代神经科学、脑科学研究引领下,我们已经跑进了新的赛道,并且实现了很大的突破,在全球范围内都取得了领先优势。当然,目前类脑智能、脑机接口等领域研究正在蓬勃发展,竞争激烈。我们虽起步较早,但仍需持续努力,才能保持领先地位。”张旭表示。

  谈及对类脑超算系统的远期研究目标,环宇翔说,“未来我们希望能完整构建一个具备860亿神经元的‘人类大脑’。在此技术基础上,我们有机会进一步实现对大脑的仿真计算,加速生命科学研究效率。同时,这一技术也能够进一步支撑对直觉神经网络新型算法的研究,有可能颠覆DeepSeek等现有AI模型效率与性能。”

具身智能机器人竞逐“下半场”

  相比于目前距离消费市场仍相对较远的类脑智能产品,具身智能机器人是今年更火的一个科技热词。

  10月中旬,走进优必选的展厅,最新研发的Walker S2人形机器人已经能够完成自主换电,实现7x24小时不间断工作,并走入工业生产、物流分拣等多元场景;在越疆机器人展厅内,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Ⅱ能够智能规划并执行制作爆米花的完整流程……

(优必选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中可应用于重物搬运,郑玮/摄)

  “目前来讲,中国在人形机器人的硬件发展上已进入百家争鸣的阶段,远远超过全球其他国家。”优必选科技首席品牌官谭旻表示,“光是今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整机厂商就高达几十家。这得益于中国过去四十多年改革开放所积累的全工业品类与全产业链优势。”

  这一优势在数据上得到印证。2025年1-5月,广东全省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达12.47万套、416.98万套,同比增长33%与8.2%,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国比重超过四成,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

  越疆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刘主福也透露,截至目前,越疆机器人在全球部署量已突破十万台,位列中国第一、全球前二,服务超过80家世界500强企业。同时,依托欧美、东南亚的本地化布局,越疆已率先实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的本地化生产与服务网络全覆盖。

  然而,在硬件制造百花齐放的背景下,“智能”成为决定下半场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

  “在核心的人工智能领域,我们还需要做非常大的努力。”谭旻直言,“近年来我们也看到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等企业在大模型上的投入不断加大,但现阶段OpenAI在算法算力集成上的重点突破,仍然引领了全球智能化时代,在规模效应上我们与美国相比仍有差距。”

  这一判断点出了当前产业发展的核心挑战:如何突破智能算力瓶颈、提升算法效率,成为摆在所有“参赛者”面前的共同课题。

  面对这一挑战,以丰富的应用场景反哺技术进化成为湾区企业探索的破局路径。

  “通过人形机械帮助人工智能走进物理世界,形成物理AI,这是未来具身智能机器人能否提供更多交互服务的关键。而现阶段唯有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进入工厂实训,通过真实场景的数据训练,才能获得仿真平台永远无法模拟的宝贵数据资产。”谭旻表示。

  这也正是湾区发展具身智能的独特优势:背靠广东全省31个制造业大类带来的丰富应用场景,机器人可以在真实环境中不断学习、进化。截至2024年底,广东已建成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31个和优秀场景99个,居全国首位。

  “当前,‘具身智能’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新焦点。在这场变革中,广东凭借前瞻的政策、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巨大的市场需求,已经走在全国前列。广东拥有从AI芯片、传感器到整机制造的完整产业链,以及超大城市群提供的丰富应用场景,这些都构成了我们发展产业的独特优势。”广东盈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科学家戈燕红表示。

  “粤港澳大湾区其实是全球唯一一个同时拥有人工智能软件与机器人硬件技术的地区,在软硬件一体化发展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同时我们还拥有全球领先的工程人才规模。”谭旻表示,“我们应当进一步发展这种规模优势,将其转化为应用级市场的竞争力。”

  在这一生态中,香港的金融优势、深圳的科创土壤与广东的制造业基础形成了互补。既有优必选、越疆等龙头企业引领技术突破,也有众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填补细分领域,共同构建起从新材料、核心零部件到软件算法的创新链条。

  从类脑智能的“新梯子”到具身机器人的“下半场”,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学家与企业家们正在共同回答一个问题:当全球科技竞争进入深水区,什么才是持续创新的最优解?他们的答案,或许就藏在这个加速形成的创新生态圈中。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