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新凯来子公司万里眼CEO刘桑接到一家芯片公司的求助,他们想启动先进工艺芯片的流片,需要从4个接口IP中选择其中一个。
可是,现有示波器无法满足测试需求,且由于出口管制无法购买到更高端的示波器。若重新设计或者同时投入4组样片,就意味着需要承担更多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
如果不能获取标尺,就无法继续进行先进技术的探索。电子测量仪器是半导体集成电路、通信与智能计算,先进制造与智能终端以及科学研究各行各业的基础工具。
于是,一群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的研发团队,经过不断试错,最终成功研发出90GHz带宽的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实现多代产品的跨越,超越众多西方厂商,位居全球第二。
10月15日,湾芯展在深圳开幕。这款示波器首次展出,吸引了众多观众目光,这也是深圳市发改委主任郭子平口中的“惊喜”之一。
“万里眼承载的战略使命是解决高端电子测量仪器的‘卡脖子’问题,我们一定要解决这些问题,支持中国产业界和科研学术界向前发展。”万里眼CEO刘桑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也是在湾芯展上,新凯来另一家子公司启云方,首次向业界发布了两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电子工程EDA,即原理图设计软件和PCB设计软件,填补了国产高端电子设计工业软件技术空白。
新凯来工业机器展品与此前在上海半导体设备展上一样,分为工艺装备、量检测装备等6大类31款产品,没有实体机器,仅有展示板和微缩模型,但仍吸引了大量观众参观,展位被围得水泄不通。
低调的芯片尖兵
尽管新凯来公司自身极少对外发声,但其在半导体领域的每一次动向都牵动着产业和资本的神经。
官方资料显示,新凯来成立于2021年8月,总部坐落于深圳市龙岗区,园区占地约20万平方米,包含16栋建筑,集研发中心、生产线和办公楼于一体。
除了在深圳设立总部,新凯来还在北京、上海、西安、武汉设立了研发分支,并有计划在2026年前在德国和新加坡开设技术服务中心,布局全球化研发与支持网络。
虽然成立年限上看,新凯来是一家初创公司,但从其背后股权结构来看,新凯来作为深圳国资委旗下的战略性新兴企业,体现了深圳政府对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的高强度投入。
据企查查信息,深圳市新凯来技术有限公司由深圳市深芯恒科技投资有限公司100%持股,股权穿透后,由深圳市重大产业投资集团(以下简称“深重投”)100%控股,注册资本1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新凯来旗下并不止一家公司,从股权结构上看,其下面共有8家子公司,且每个子公司都以实现半导体制造的关键技术突破为目标。
在今年3月份的上海半导体展上,新凯来旗下子公司深圳市新凯来工业机器有限公司,因一口气推出了16款以中国名山命名的半导体设备,覆盖半导体制造全流程,以“黑马”姿势一炮而红,甚至被喻为“半导体领域的DeepSeek”。
由于其所切入的半导体,属于高难度、高价值赛道,在这次曝光之后,新凯来一直被看作是中国半导体自主化进程中最具潜力的“种子选手”之一。
尽管新凯来信息披露不多,但技术进展传闻不断。资本市场更将其作为风向标,二级市场甚至出现了一批“新凯来概念股”。
湾芯展开幕数天前,深圳市发改委主任郭子平在新闻发布会上特意提到,近年来,深圳涌现出一批在业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创新企业和产品。其中,新凯来每个子公司都将在这次展会中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将业界对这家湾区新贵的期待值拉满。
多项重大技术创新
本次湾芯展上,新凯来的两大新品由其子公司启云方和万里眼主导,在一“软”一“硬”两个方向上实现突破。
其中,启云方作为“软”的代表,专注于半导体芯片设计工具(EDA),而万里眼作为“硬”的代表,深耕于电子产业专用测量仪器。
此次,启云方首次向业界发布了两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电子工程EDA,即原理图设计软件和PCB设计软件,填补了国产高端电子设计工业软件技术空白。
启云方电子工程EDA BU总裁袁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公司的EDA设计软件优势在于,完全有能力支持国外软件和国内众多企业的循环切换。体现在软件的多人并行协同设计能力,让开发周期缩短40%;同时在性能上,常规的高频操作技能更优于国外企业。此外,还提供了智能审查的能力,通过规则管理器和规则可配置的能力,确保在设计端提前暴露后端制造环节的问题。
因此,启云方能为各个企业提供优质的可切换和可转移的服务,支持各个企业的历史存量数据兼容进来。
万里眼展出的中国首款90GHz超高速实时示波器,突破了《瓦森纳协定》的限制,摆脱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封锁。此前,带宽60GHz以上的实时示波器被禁止进入中国,部分单位甚至无法获取20GHz以上设备,高端电子测量仪器已经成为卡脖子技术。
刘桑谈到,示波器在中国面临三个挑战。其中之一是供给挑战,以芯片为例,7纳米及以下的工艺智算芯片的高速接口测试,需要带宽60GHz到90GHz以上的示波器,西方最高端的示波器已经达到110GHz,而中国现有的示波器水平只能做到10GHz,先进半导体行业的发展面临着高端仪器无法供给的困境。
本次湾芯展上,新凯来半导体设备板块则相对低调,展台延续了在上海半导体设备展的产品阵容。工艺装备系列包括:薄膜产品PVD(普陀山)、CVD(长白山)、ALD(阿里山);扩散产品RTP(三清山)、EPI(峨眉山);刻蚀产品ETCH(武夷山)。量检测装备系列包括:光学检测产品(BFI)岳麓山、(DFI)丹霞山DFI、(PC)蓬莱山、(MBI)莫干山;光学量测产品天门山IBO、天门山DBO;物理与X线测量产品沂蒙山AFM、赤壁山-XP XPS、赤壁山-XD XRD、赤壁山-XF XRF,几乎覆盖半导体制造全流程装备。
在众多设备中,刻蚀工艺的精度直接决定了芯片的微观结构质量,薄膜沉积是在半导体的主要衬底材料上镀一层膜,这层膜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材料,比如绝缘化合物二氧化硅,半导体多晶硅、金属铜等。薄膜沉积的质量关乎芯片的性能、可靠性乃至最终成本。
产业化从0到1突破
新凯来的技术突破与新品亮相,犹如向平静的湖面投入一颗巨石,在中国半导体产业与资本市场激起了巨大的涟漪。其影响远不止于一家企业的成功,更在于对产业链生态和投资逻辑的深层重塑。
长期以来,国内半导体研发与测量严重依赖国外设备,企业和科研机构习惯于以西方仪器为“标尺”。新凯来的出现,正逐步打破这一僵局。
梳理公开信息,近期,工信部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等重要机构纷纷采购新凯来的“万里眼”系列产品,标志着国产高端测量仪器开始建立起行业权威,全球电子通信产业首次迎来超高速信号的“中国标尺”。
另据中标公告,今年7月,深圳技术大学斥资149.25万元采购高带宽实时示波器。去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同样斥资192万元购买深圳万里眼的示波器。
在媒体沟通会上,刘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全系列产品已经得到了包括高等院校、产业研究机构,甚至计量检测机构的认可。万里眼已经是可以做到稳定、批量给客户提供服务,目前得到授权可以公开的客户有华为和上海交通大学。
而终端产品的商业化应用,进一步催熟了整个硬件供应链。以成都华微(688709.SH)为例,作为国家首批认证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其股价在湾芯展后表现强劲。
市场分析认为,新凯来90GHz示波器的核心“引擎”——超高速ADC芯片,极有可能来自成都华微。这类隐藏在新凯来产业链中的“隐形冠军”,正随着龙头企业的崛起而同步成长。
在软件层面,EDA工具的自主化同样引发资本市场强烈反响。湾芯展期间,伴随启云方发布两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EDA软件,A股国产软件板块集体走强,多只个股涨停。
资本市场将新凯来在EDA等核心环节的突破,视为整个国产半导体供应链能力提升的关键信号,进而给予相关板块更高的估值溢价。
要知道,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短板不仅在于制造设备,更在于前端的设计工具链。新凯来的意义,不仅在于填补国产高端测量仪器与工业软件的空白,更在于推动国产替代从“补短板”迈向“筑根基”的新阶段。
新凯来的出现还将为下游的芯片设计公司提供一个可控、可靠的“备选”方案。这不仅能降低整个产业链对单一外部工具的断供风险,更有望通过本土化服务,例如更快的响应速度、针对性优化国产工艺流程,来提升国内芯片设计的效率和成功率,从而增强中国半导体产业链整体的韧性。
可以说,新凯来的成长轨迹,是“硬科技”价值被资本市场重新认识的缩影。它进一步强化了科技企业的投资主线,引导资金从模式创新转向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赛道,推动科技与资本实现更深入的良性互动。
新凯来的崛起不仅在产业层面推动了国产替代向核心领域深化,也在资本市场激活了整个硬科技板块的估值体系。它的发展印证了中国半导体产业在压力下的顽强生命力,也预示着中国正从技术追随者,逐步转向基础创新与标准制定的新阶段——一场以自主化为引擎的产业质变,已然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