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在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湾芯展)现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了东方富海董事长陈玮。他指出,深圳已经成为了一个半导体先进制程的高地,而这背后有着多项核心驱动力量,包括政策支持、产业与场景优势、人才与技术基础等。创投机构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作用,双方各自发挥优势与特长,实现了“国资+市场化”的双轮驱动。
在第二届湾区半导体投融资战略发展论坛上,陈玮指出,截至2024年末,深圳创投基金投资于高新科技企业项目10899个,同比增长5.71%,近三年平均年化增长率为11.14%。其中投向半导体领域的在投本金增长13.21%,增速显著。
深圳进阶半导体高地:政府主导筑基,产业场景赋能
“中国半导体产业曾长期在先进制程领域存在短板。”谈及行业背景,陈玮直言,过去中国在半导体中低端领域具备一定基础,但先进制程受两大因素制约:一是技术源头集中在美国;二是技术积累需要长周期。
要补齐在半导体先进制程方面的短板,需要技术、高精尖人才与长周期大资金的协同,仅靠民间资本难以支撑。陈玮认为,政府主导是深圳突破半导体先进制程的核心基石。陈玮指出,“以新凯来为例,背后是深圳市政府多年的持续发力,不仅提供了项目启动的第一笔资金,还通过国资机构整合社会资本,在关键零部件、设备等核心环节集中突破。”
深圳的产业与场景优势,为先进制程发展提供了“加速度”。陈玮强调,大量高新技术企业的聚集,让深圳拥有了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例如,一些龙头企业不仅能提供技术人才储备,其一线市场还能为设备提供快速验证与迭代的条件,“任何新设备落地后,都能通过相关场景快速试错、优化,这种‘应用反哺技术’的模式,是深圳独有的优势。”
在他看来,深圳的突破并非偶然,而是创新土壤+政府助力的结果。“深圳本身就有民营半导体企业发展的基础,比亚迪等企业对车规级半导体的需求也培育了市场空间。政府的作用,是将这种原生生态与资金、政策整合,最终形成了先进制程的‘高地效应’。”
创投双轮驱动:国资锚定战略,市场化挖掘早期价值
在今天举办的第二届湾区半导体投融资战略发展论坛上,陈玮在分享中表示,深圳抓住AI+半导体产业机遇的重要方法在于“做大做强创新、创业、创投的科创生态”。
在他看来,深圳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投机构的“双轮驱动”——国有创投锚定国家战略,市场化创投挖掘早期价值。
举个例子,以深重投、深创投为代表的国资创投机构,虽以市场化方式运作,但承担着服务国家战略的功能,“在深圳‘24+8’产业链布局中,这些国有创投能精准对接政府的规划性投资,在光刻机、光刻胶、存储等关键环节提前布局,为产业筑牢基本盘。”
市场化创投机构则在早期项目挖掘中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价值。陈玮介绍,深圳的市场化创投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这些机构通过市场化机制筛选项目,聚焦半导体、人工智能材料、存储等细分赛道,“现在行业内熟知的江波龙、佰维等存储企业,都不是规划的结果,而是市场化创投找出来的项目。”
陈玮用多项数据佐证了深圳创投市场的活力:截至2024年末,深圳创投基金投资于高新科技企业项目10899个,同比增长5.71%,近三年平均年化增长率为11.14%,其中半导体领域的投资增速尤为显著。这充分表明,在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的双轮作用下,深圳半导体产业正迎来快速发展期。
他强调,深圳的半导体产业既离不开政府的战略引领,也不能缺少市场化的“选苗”能力。这种“国资+市场化”的双轮驱动模式,或许正是深圳能够迅速在半导体先进制程领域取得突破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