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张雪)国家医保局10月16日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扩面提质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提出至2025年底,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均需开展即时结算;到2026年底,实现即时结算资金占本地医保基金月结算资金的80%以上,同时开通即时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占比也需达到80%以上。
《通知》围绕“扩面提质”提出三方面具体目标:
一是全覆盖推进统筹地区。2025年底前,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均需启动即时结算,省级医保部门需加强对未开展地区的指导与协调,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二是提升即时结算资金比例。2026年底前,各地即时结算资金应占本地医保基金月结算资金的80%以上,覆盖职工医保(含生育保险)和城乡居民医保基金,鼓励有条件地区将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纳入范围。结算范围涵盖普通门诊、门诊慢特病、住院、生育、药店购药等,并逐步探索异地就医费用纳入。
三是扩大定点医药机构覆盖。2026年底前,开通即时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占比达80%以上,二级及以上机构“应纳尽纳”,鼓励一级及未定级机构参与,并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纳入体系。
为保障即时结算顺利推进,《通知》强调:
在规范资金拨付方面,定点医药机构原则上于次月10日前申报费用,医保部门在申报截止后20个工作日内完成拨付,力争次月底前到位,缩短特例审核周期,合理确定拨付比例。
在强化审核把关方面,依托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实现智能审核全覆盖,结合人工审核与随机抽审,对违规费用实行月度抵扣,严防基金风险。
在完善考核监督方面,将即时结算纳入医保服务协议与内控管理,重点核查业务财务一致性、拨付准确性及结算衔接有效性。
在健全风险预警方面,加强对异常数据的监测,必要时开展约谈、暂停拨付,确保基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