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6 23:40:00 股吧网页版
专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原署长施泰纳:绿色转型本质是对新型经济形态的投资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10月15日—16日,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来自国际组织及世界各国的官员、学者共聚一堂,围绕“坚定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展开研讨。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关注问题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温度“异常极端”,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而且逆转气候变化的窗口期正在迅速关闭。

  闭幕式后,围绕“气候变化不可逆转临界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境下如何重塑绿色转型全球协作”“经济发展与绿色转型的关系”等话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下简称NBD)专访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外方副主席、课题组联合组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原署长施泰纳(Achim Steiner)。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外方副主席、课题组联合组长施泰纳正发表观点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张宏摄

绿色转型势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

  NBD:《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关注问题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转折点会议”提出了一个判断,即逆转气候变化的窗口期正迅速关闭、全球气候变化不可逆转的临界点正加速到来。这些判断的依据是什么?为何气候变化存在不可逆转临界点?

  施泰纳:我认为,科学家已提供充分证据,使我们认识到气候变化的冲击呈指数级加速。生态系统极为敏感,一旦降雨、温度等基础条件显著偏离,系统便停止运转,此即“临界点”。以亚马逊雨林为例,它如同巨型水泵,每日通过水文循环输送数十亿升水汽;若温度升至某一阈值,该循环就将陷入瘫痪。海洋系统亦然。因此,当生物学家与生态学家指出“气候变迁不仅发生于大气层,更波及生物圈及人类栖居的陆地”时,其含义在于:系统存在骤崩节点,一旦触发,其后果将在极短时间内远超预期。

  NBD: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境下,如何重塑绿色转型全球协作?

  施泰纳:我认为,当今世界已普遍认识到,人类在21世纪的诸多领域正将地球推向生态系统可能崩溃的临界点。绿色转型已超越单纯的污染防治或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与恢复,其本质是对新型经济形态的投资。我们身处一个无需耗费巨额资金开采煤炭、钻探海底油气资源的时代,太阳能、风能与地热能的利用已足以支撑能源需求。换言之,现有技术已使人类能够在不损害地球宜居性的前提下实现能源的充沛供给。因此,绿色转型势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

  绿色发展乃未来所趋。尽管当下局势紧张,贸易争端频发,未来方向却不容置疑。各国须以明智之策,使这一绿色转型路径惠及所有国家与经济体。正因如此,我们正处于重塑国际合作基本假设的关键期,唯有如此,方能使明日的绿色全球经济真正造福各国与各国人民。

可再生电力让贫困人口以更低成本获取电力

  NBD:经济发展与绿色转型是对立关系,还是相互促进关系?

  施泰纳:首先,我们在整个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争论——是否先发展再顾及社会不平等,最后才处理污染?然而,面对全球80亿人口的现实,这一顺序已不可持续。其次,诸多国家在可再生能源、清洁交通及可持续农业领域的实践表明,通过投资更绿色、更可持续的经济,同样能够实现经济进步与增长。因此,那些主张“必须摧毁现有经济基础方能进步”的论调已难以为继。坦率而言,当今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在短时间内转向清洁、可持续的绿色技术与产业。所以,我认为该论点不成立。也许该论点本就不成立,只是让我们踯躅多年,但以后不会了。

  NBD:绿色转型与普通人有关系吗?

  施泰纳:当然。目前全球仍有约十亿人口未能获得电力供应——可现有的油气资源本足以满足其需求。可见电力匮乏并非源于生产能力不足,而是经济选择与决策的结果。若一国将贫困群体置于优先地位,投资于贫困群体的经济赋权与福祉提升,则以该群体为首要服务对象的绿色经济亦将是该国的选择。多国实践已表明,可再生电力的度电成本已显著下降,对偏远地区的贫困人口而言,这已成为获取电力的便捷途径,其示范效应尤为显著。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