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何昕怡)10月16日,上交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苑多然在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上表示,上交所将以更大力度推进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进一步做深做实绿色金融大文章,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贡献坚实力量。
以四方面举措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绿色发展战略
苑多然表示,上交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全方位深化融资工具、监管制度、产品服务、国际合作创新,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加快向绿色创新领域集聚,实现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和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举措。
一是以融资工具创新为核心,打通全产业绿色转型新渠道。上交所持续推动股债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创新融资工具,打通绿色产业及绿色项目与资本市场对接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更好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空间格局和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
股权融资方面,上交所持续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深入实施“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推出再融资、并购重组简易审核程序,并加快落地实施科创板“1+6”改革,推动前沿领域绿色创新成果转化。债权融资方面,上交所修订专项品种公司债券指引,将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置换绿色项目自有资金的支出期限延长至12个月。同时,放宽优质绿色债券纳入基准做市券的准入门槛,激发市场活力。
二是以监管制度创新为基石,孕育全市场可持续发展新气象。上交所一直高度重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同时,将推动可持续发展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相结合,在全市场率先发起并深入推进“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
在一系列监管服务举措下,沪市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量质齐升,ESG评级提升势头强劲。2024年,沪市超1300家公司单独披露可持续发展相关报告,披露率达57%,创历史新高。同时,已有超1500家公司积极参与“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今年上半年,408家沪市公司宣告中期分红,现金分红总额达5552亿元,再创新高。
三是以产品服务创新为依托,汇聚全社会绿色投资新力量。为充分发挥ESG评价对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导向作用及可持续投资的标尺作用,推动ESG评级的本土化发展,中证指数公司搭建兼顾国际共识与中国国情的ESG评价体系,覆盖近5000家上市公司、近2500家发债主体,并已拓展至覆盖基金ESG数据服务及气候转型评价。
四是以国际合作创新为纽带,构建全球可持续生态共治共享新范式。上交所充分发挥交易所平台优势,以星群形式呈现美丽中国叙事,连续6年将ESG投资设为上交所国际投资者大会的核心议题,连续5年举办“国际投资者走进上交所上市公司——ESG专场”活动,在G20可持续金融圆桌会等多个国际会议讲述中国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的故事。上交所支持乡村振兴实践案例被纳入《G20可持续金融报告》。
上交所将以更大力度推进绿色金融创新
“上交所将以更大力度推进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进一步做深做实绿色金融大文章,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贡献坚实力量。”苑多然表示。
一是大力支持绿色融资,支持和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股债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新能源等行业REITs项目在上交所上市。二是强化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持续完善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加大ESG披露的监管规范力度,推进落地《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电子化规范》行业标准。三是加强可持续领域投资端建设,持续丰富绿色、ESG相关指数及指数产品,优化和丰富中证ESG评价体系,积极培育耐心资本。四是深化可持续领域国际宣介与合作,持续提升我国在国际可持续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苑多然表示,上交所将继续与各方一道,在健全可持续生态方面同向发力,携手绘就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