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决胜收官!”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上,多家地方农商行喊出了相似的口号。
《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近一周来,江苏、浙江、山西、陕西、湖南等地近30家农商行密集召开经营工作会议。而以地方中小银行为主的多家银行机构,选择在备战“收官”的同时,早早开启了2026年“开门红”预热,主动拉长营销周期,提前锁定业务资源。
受访专家指出,随着监管趋严、净息差收窄,中小银行上调存款利率的动力和空间都显著下降,往年“开门红”中的价格竞争空间已见底。中小银行要主动将“收官”与“开门红”衔接设计为一个整体战役,避免业务节奏大起大落。
双线并进同步发力
2025年进入第四季度,银行也开启了年末收官模式。
《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国庆中秋假期结束后,扬中农商行、保德农商行、宁波东海银行等近30家地方性银行紧锣密鼓召开了经营工作会议,总结前三季度情况并为今年最后的冲刺蓄力。
从各家城商行、农商行的微信推文来看,时间紧、任务重成为中小银行普遍面临的问题。多家银行推文中出现“攻坚”等表述,并对四季度指标考核安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海南农商行提出要“目标倒逼、时限倒推、责任倒追”,湖南衡南农商行则要求“机关联员人员及部室负责人主动深入一线,与基层网点同算账夺分、同奋斗冲刺”。
值得一提的是,往年11月至12月期间,银行才陆续开启“开门红”的准备工作,而今年以中小银行为主的多家机构选择将“收官战”与“开门红”衔接,早早地为2026年开年预热。
10月11日,宁波东海银行召开2025年三季度经营工作会议暨“开门红”工作部署会,该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周佳瑜在会上称,要锚定“收官攻坚”与“开门布局”,做到双线并进、同步发力,以“起跑即冲刺”的姿态做好明年“开门红”工作。淮安农商行也提及,要统筹“收官”与“开局”,增强持续发展“源动力”。浙江义乌农商行、山西河曲农商行等则在会议中表示,要提前为明年“开门红”谋篇布局、赢得发展主动。
另据公开消息,近期也有少数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分支机构举行了2026年“开门红”启动仪式,或者是跨年度营销竞赛的动员会。不过,多位国有行人士向记者表示,收官季的工作任务在今年开年时便已定下,任务量比较正常。“我们的‘开门红’工作可能到12月才会开始。”某国有大行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
价格竞争空间见底
复旦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复旦平安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石烁认为,今年10月,中小银行提前抢跑“开门红”的现象,需要从政府规划周期、企业生产准备、银行竞争压力等三个角度来理解。
“第一,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而10月份也正值各级政府制定‘十五五’规划的关键收尾期。虽然各地尚未正式发布规划内容,但许多重大产业与建设项目已经进入筹备阶段,由此出现了长期资金需求。”石烁分析道,“第二,今年的国际经贸局势一再出现重大冲击,给国内企业的生产造成了不小的波动。为降低风险,许多企业必须抢在10月份就锁定明年的外贸生产订单,也就提前产生了短期借贷缺口。”
“第三.今年银行面临‘资产荒’与息差收窄的双重挑战。尤其是中小银行,在大型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的挤压下,存款与优质客户争夺已然白热化。因此,中小银行必须主动拉长营销周期,提前锁定业务资源,如企业年终结算资金、居民年终奖,从而避免在年底大银行集中冲刺竞争时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石烁指出。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城商行和农商行净息差水平分别为1.37%和1.58%,分别较去年末收窄1个基点(BP)、15个基点,利润空间进一步下降。往年地方性银行筹备“开门红”期间,往往为了揽储而逆势上调存款利率,今年是否还有操作空间?
10月16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一家正在筹备“开门红”工作的地方银行了解到,目前尚未有相关活动方案发布。“但我们‘开门红’存款利率跟普通存款利率区别不大,现在存款利率不会上浮。”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与往年相比,中小银行上调存款利率的动力和空间都显著下降。”石烁直言道,“首先,监管部门持续推动存款利率市场化自律机制,多次窗口指导压降利率,强调防止‘恶性竞争’和‘资金空转’,所以银行自主定价权已经受到很大约束。另外,银行净息差已普遍低于1.8%的监管合意水平,且呈现持续收窄趋势,所以银行的利润空间也已见底,很难支撑价格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