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7 01:21:40 股吧网页版
传销争议未散:辽宁未来生物被查“玉米胚芽粉”复出
来源:财中社

  10月11日,辽宁未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未来生物”)推出新品“至臻黑兰流金抗皱护肤套盒”,售价1995元。未来生物宣称融合蓝兰、玉米胚芽、植物细胞与十三种法国进口活性精粹,并强调采用“微囊包裹技术”“TCM精准助能科技”等概念。

  旧酒装新瓶,未来生物一款曾被监管部门立案调查的“神奇”成分“玉米胚芽粉”,如今改头换面,以高端护肤品的姿态重新登场。旧争议未解,新包装登场,引发市场对其营销与传销模式的再度追问。

  旧配方,新包装

  这款新品的特殊之处在于,未来生物再次突出“玉米胚芽”作为核心成分——正是这一成分,让公司在2024年因“玉米胚芽粉固体饮料”被多地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如今它以护肤品形态回归,被业内视为“旧配方新包装”的延伸操作。

  过去一年,未来生物持续推进品牌升级。9月,公司举办年度峰会“聚势跨越·再造巅峰”,并任命首位“产品推荐官”;当年还入选辽宁省数字化车间。但频繁造势的背后,是公司对外讲述“科技抗衰”的同时,内核仍离不开那一场未彻底走出的争议。

  业内人士指出,这种“延续争议成分”的做法既可能是对经销商的信号(“核心体系未变”),也可能是试图通过护肤品包装规避食品类宣传限制。然而在公众与监管层面,这样的回归无疑重新点燃了质疑。

  “玉米胚芽粉”虚假宣传被查

  公开报道显示,2024年5月,未来生物因“玉米胚芽粉固体饮料”被地方监管部门立案调查,原因涉及虚假宣传与涉嫌传销。部分销售人员曾宣称该产品能“调理三高”“排毒抗衰老”,甚至“让孩子长高”“延年十年”,严重违反《广告法》。

  调查中,重庆市渝北区、泸州市龙马潭区等地市场监管局相继立案,辽宁省药监局也在2024年10月责令公司整改其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方面存在的缺陷。

  尽管此后公司未再有新的被查事件,但“玉米胚芽”这一成分至今仍是其产品体系的“灵魂标签”。而支撑这一套销售神话的,正是被屡屡质疑的“类直销”体系。

  直销与传销的模糊边界

  据公开报道,未来生物的《新零售销售政策》通过高额入门门槛与多级分润驱动会员裂变。招募机制要求新人购买高价产品(如“玉米胚芽粉”或套装,动辄数千元)作为“创业”起点,层级结构分为会员、VIP、SVIP等,会员399元、VIP1995元、SVIP3990元,入门需购高价产品,驱动裂变。

  奖金包括直推奖励(推荐1人获首单10%收益,约合39.9-399元,或等值产品)、团队提成(按下线层级15%-50%级差)、平级收益及董事分红(团队业绩达标者分红)。凡此种种奖金远超销售产品收益,涉嫌违反《禁止传销条例》第7条和第22条。

  据多家媒体报道,推销环节常通过线下“健康讲座”与线上腾讯会议进行群体培训,以“现身说法”渲染“抗衰老”“治病”效果,目标多为老年人,形成情感引导。

  2021年,关联公司“膳行天下(吉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其法定代表人周长国兼任未来生物吉林分公司负责人)因组织策划传销被长春市市场监管局罚款50万元。

  2024年以来的报道中,未来生物的销售模式转向更隐蔽的线上线下结合,但“类传销”特征依然明显。公司持续通过微信群直播带货,推广“玉米胚芽”抗衰功效,鼓励“分享经济”拉新获积分,并通过线下“健康讲座”以免费体检为名引流高价套盒。

  行业人士指出,“擦边式直销”通过微信群、直播等分散化形式规避线下聚集限制,但“以发展下线为核心”的本质未变。

  重庆市场监管局官员2024年曾在访谈中警告,此类模式若不整改,仍可能触发《直销管理条例》与《广告法》双重处罚,需提供功效验证并规范培训。

  转型困局:路径依赖与合规风险

  表面上,未来生物正试图摆脱“保健品”标签,向高端护肤赛道转型,以“科技抗衰”取代“包治百病”的话术。然而,监管对功效宣称的要求并不宽松。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22条,企业需提供科学依据支持功效主张。若“玉米胚芽”在护肤品中的作用缺乏第三方验证,公司可能面临新的合规风险。

  未来生物反复以“玉米胚芽”作为产品灵魂,看似坚守品牌识别,实则暴露出一种路径依赖的深层困局。对企业而言,这种惯性源于多年围绕“玉米胚芽”构建的营销叙事、激励机制和销售体系,它是其信仰支柱与利润核心,形成难以割舍的惯性。

  而“玉米胚芽”依赖让企业始终在“自证”与“自困”之间摇摆,新产品的上市反而强化了公众印象:这家公司正在“用护肤品重新包装旧故事”,未能切断旧有争议。

  在直销行业整体收缩、监管趋严的当下,任何延续被查成分的动作,都可能成为新的雷区。2024-2025年,商务部通报超10家直销企业因虚假宣传或传销被处罚,行业备案企业数量下降20%。

  未来生物“玉米胚芽”功效缺乏第三方验证(如SGS或临床试验),可能触发《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处罚。更大的挑战在信任层面:消费者仍将“玉米胚芽”与此前虚假宣传事件关联,导致信任危机持续发酵。

  未来生物如果仍以“多层级团队分润”推动新品销售,其品牌重塑计划可能在舆论与监管双压下再次失速。企业如不公开成分数据、取消多级分润、规范培训,对“灵魂”成分的执念将使其在合规与舆论双重危机中,难免越陷越深。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