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新时代的中国,越来越多女性积极投身于经济发展大潮建功立业,在就业创业中彰显价值,展示出弥足珍贵的“她力量”。
截至2024年底,我国提供6400亿元贷款支持849万妇女实现创业梦想。2012年以来,妇女占就业人员比重约为43%。第五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控股企业中女性从业人员占42.6%。2024年,我国共有14147名妇女取得人工智能训练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占比42.3%。在互联网领域创业者中,女性超过一半。
在广袤乡村,广大妇女正用灵巧的双手编织乡村振兴美好图景。2017年以来,我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培训女农民224.1万人次;2022年至2024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培训妇女1.2万人;乡村工匠“双百双千”培育工程认定的第一批乡村工匠名师中妇女共有100人,占36.6%;第一届全国农民技能大赛总决赛中,获奖选手中妇女占69.5%;截至2024年底,获得技术职称的女农技推广员为13.4万人,占35.4%。
在电商平台,贵州的“鸽子花·松桃苗绣”、青海的“威远土族盘绣”、浙江的“蓝印花布”等非遗产品大受欢迎。女性的细腻、灵巧和敏锐在民族文化“活态”传承中展现优势。数据显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培训学员5.1万人次,其中妇女占57%。一大批女性带头人将各地的自然资源、乡土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越来越多青年女性成为“国潮”崛起和非遗“活态”传承的中坚力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全新姿态融入当代生活、走向世界。
“当神舟飞船引擎点燃时,感受到的不仅仅是600吨推力的震撼,更是亿万中国女性托举的力量。”这是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的感言。当前,我国科技工作者中女性占比达45.8%,她们在科技创新前沿阵地啃“硬骨头”,破“卡脖子”难题,潜心攻坚、勇攀高峰,为推进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她力量”。
中国妇女事业的发展进步,得益于中国走出了一条实现妇女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的正确道路。新时代的中国妇女正在民族复兴和强国建设中展现风采,携手全球妇女共建共享美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