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7 06:13:40 股吧网页版
统筹发展与安全 增强市场韧性
来源:经济日报

  “十四五”时期,我国资本市场稳中求进,统筹发展与安全,筑牢监管防线,严守风险底线。一系列政策发布实施以来,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得到全方位重构,多层次市场体系更加完备,市场功能不断健全,市场韧性明显增强,市场生态持续净化。

  筑牢市场运行“防波堤”

  对资本市场来说,过去5年是不寻常的5年。“十四五”时期,我国资本市场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全球经济金融波动、地缘政治冲突以及国内经济转型等多重因素,给资本市场带来了一系列考验。

  9月2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在答记者问时表示,过去5年资本市场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复杂深刻变化,外部输入性风险挑战可以说是“风高浪急”,国内部分领域风险“水落石出”,资本市场作为各类风险交汇地和敏感带首当其冲。“面对多重超预期风险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统筹部署下,我们协同各宏观管理、金融管理、国资部门和相关经营主体加强政策对冲、资金对冲、预期对冲,有效防范市场大幅波动和系统性风险。”吴清说。

  去年4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九条’”),提到“紧紧围绕打造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坚持把资本市场的一般规律同中国国情市情相结合,坚守资本市场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为重点,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作用”。这在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表述上增加了“安全”一词,并将其置于首位,凸显了资本市场统筹发展与安全的重要性。

  “资本市场统筹发展与安全是新时代金融工作的核心命题,体现了发展与安全动态平衡的治理智慧。”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表示。具体来讲,发展是目标,即通过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为实体经济注入资本动能;安全是前提,即通过筑牢风险防线保障市场稳定运行,二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

  新“国九条”出台后,证监会会同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60余项配套规则,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得到全方位重构,为资本市场稳定发展打下制度基础。吴清介绍,证监会落实“四早”要求,加强全方位监测预警,健全跨市场跨领域跨境风险防控机制,加强逆周期调节,统筹好一二级市场协调发展,同时强化与有关方面的协调联动,支持汇金公司、社保、保险、证券基金和上市公司等发挥内在稳定作用,共同打好“组合拳”,筑牢防波堤防浪堤,有效应对了外部冲击,投资者信心和市场预期明显改善。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重点领域风险有序化解,为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吴清介绍,证监会坚持严控增量、稳减存量、严防“爆雷”,交易所市场债券违约率保持在1%左右的较低水平。私募基金风险整治扎实推进,约7000家僵尸机构完成出清,“伪私募”等增量风险基本得到遏制。关闭金交所、“伪金交所”成效明显,应关闭的27家金交所已全部取消资质,排查出的上百家“伪金交所”也已经全部得到清理。

  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的保驾护航,A股市场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下展现出了强劲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证监会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时期下降2.8个百分点。

  打好综合惩防“组合拳”

  面对资本市场的风险考验,监管部门坚持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不断完善全链条监管体系,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监管执法的有效性、震慑力大幅增强。证监会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案件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罚没金额达到414亿元,较“十三五”期间分别增长58%和30%。

  吴清介绍,一方面,聚焦财务造假等投资者深恶痛绝的违法违规问题,既“追首恶”,也“惩帮凶”,系统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综合惩防体系,坚决破除造假“生态圈”。比如,就债市财务造假对恒大地产及其审计机构分别开具41.75亿元、3.25亿元的史上最高罚单,对“越博动力”案第三方配合造假同步追责。另一方面,用好用足法律所赋予的手段,依法从严,把“板子”打准打疼。联合最高法印发《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不断完善行政、民事、刑事追责体系。5年来,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和线索超700件,一批责任人被依法严肃追究刑事责任。

  在监管制度建设中,立法工作成为重要抓手。以证监会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为例,今年纳入立法工作计划的规章项目共有19件,其中“力争年内出台的重点项目”8件,需要抓紧研究、择机出台的项目11件。这些立法项目重点聚焦加强资本市场重点领域监管,维护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切实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对于如何在制度建设中统筹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安全,田轩表示,要全面和辩证地处理二者的关系。他认为,发展不是盲目扩张,而是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的方针,在安全边界内实现高质量增长。安全也不是被动防御,而是通过主动治理消除风险隐患,为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二者共同作用,既能提升市场吸引力,又能增强投资者获得感,形成“市场发展—投资者获利—资金流入—市场更发展”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资本市场的可持续繁荣与投资者长期回报的有机统一。

  做好资本市场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吴清表示,下一步,提高监管的精准性、有效性,落实主责主业,依法从严监管,突出打大、打恶、打重点,把该管的管好,同时坚持严而有度、严而有效,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塑造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资本市场秩序,促进高质量发展。

  织密投资者保护“安全网”

  加强投资者保护是贯穿“十四五”时期的一大政策主线。通过法治保障、制度完善、机制创新和严格执法等多元举措,我国资本市场逐步构建了“大投保”理念下的综合保护体系,切实提升了投资者在市场中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特别代表人诉讼首单康美药业案赔偿投资者约24.6亿元,紫晶存储案、泽达易盛案分别赔付投资者10.9亿元和2.8亿元……近年来,一批标志性案例落地,提升了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质效。

  吴清介绍,证监会积极回应投资者关切,先后完善了股份减持、量化交易、融券等一些相关的监管规则,推动出台了先行赔付、当事人承诺、欺诈发行责令回购等一系列制度,明确了申报即担责、中介机构执业质量评价等硬性监管要求,事前事中事后有序衔接的投保体系持续健全。

  资本市场统筹发展和安全对于保护和回报投资者具有深远意义。田轩表示,一方面,发展带来投资机遇。通过支持头部优质企业上市、优化市场生态,投资者能分享经济转型升级的红利,获得可持续的投资回报。另一方面,安全保障投资信心。严格的监管执法、健全的纠纷解决机制,能有效遏制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同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让投资者敢于投资、放心投资。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归根到底,“统筹发展与安全”的衡量标准,是能否在提升市场配置效率与降低系统性风险之间找到动态平衡点。当“高质量供给、有效治理、稳定预期”形成正循环时,资本市场的吸引力与内在稳定性同步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与回报率自然改善,从而以更具韧性的资本市场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长期融资与创新生态。

  展望“十五五”,我国资本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深刻把握并始终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这一重大原则,不仅是应对内外复杂挑战的现实需要,更是引领资本市场行稳致远、服务国家战略全局的根本保障。

  统筹发展与安全是资本市场应对风险挑战、夯实稳健运行根基的必然要求。要持续完善法治保障,强化全链条监管,严厉打击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有效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织密织牢投资者保护网。只有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市场信心才能稳固,发展成果才能经得起考验。

  统筹发展与安全是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内生活力的关键支撑。一个缺乏深度和广度的市场,其抗风险能力必然孱弱;而一个缺乏活力的市场,其安全也仅是低水平的静态稳定。真正的安全,是在动态发展和更高水平开放中实现的安全。资本市场各项改革举措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管理和监管能力。安全、透明、高效的市场环境,本身就是吸引国内外资本、激发市场创新活力的巨大吸引力。

  统筹发展与安全是资本市场服务高质量发展、赋能实体经济的有力保障。发展与安全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在资本市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必须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做到“放得开、看得清、管得住”,努力打造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更大的资本市场力量。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