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稳定就业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普惠金融要雪中送炭、服务民生,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银行保险机构要公平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持续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支持。鼓励开发符合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投放。”今年以来,银行业积极创新,进一步改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融资状况。
上半年,江苏金融监管局会同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融资对接专项行动,积极为江苏近千万家个体工商户提供精准金融支持。截至2025年6月末,全省个体工商户贷款余额同比增加229.3亿元,贷款户数同比增加23.2万户;1月至6月个体工商户贷款平均利率同比下降28BP。
江苏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监管部门积极推动银行机构建立“分类施策—动态评估—精准滴灌”长效服务机制。针对不同类型个体工商户提供“递进式”金融支持,对生存型、成长型、发展型个体工商户分别实施“筑基、提档、领航”三大工程。针对不同分类个体工商户采取“侧重式”培育措施,鼓励有条件的银行机构针对“名特优新”类个体工商户经营特点,开发专属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
支持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金融服务创新不可或缺。“金融机构应积极提高首贷及信用贷款比例,推动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实现服务的标准化与批量化。降低运营成本并提升用户体验,满足小微企业与个体工商户的融资需求。”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
针对个体工商户融资需求“短、小、频、急”特征,浙江农商银行系统辖内龙湾农商银行聚焦个体工商户可持续发展需求,创新推出“码商贷”纯信用贷款,同时聚焦区域技能人才与劳模工匠群体,专项推出“技能共富贷”产品,拓宽重点群体融资渠道。浙江农商银行系统辖内苍南农商银行副行长陈鸿表示,该行先后推出“科创指数贷”“普惠小微贷”等金融产品,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截至2025年9月末,该行科技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5.62亿元,较年初增加4.49亿元。
目前,小微企业融资仍然面临一些困难。不少小微企业存在缺乏抵押物、信用记录不完善等问题,造成银行等金融机构难以准确评估其风险、银企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成本较高。银行业需要进一步创新改革提升效率,适应小微企业融资特点。邮储银行荣县支行公司金融部经理徐晓鹤介绍,面对小微群体普遍存在的“缺抵押、缺征信、缺报表”等融资堵点,邮储银行分行转变传统信审理念,全面接入人民银行“全国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通过系统对接将平台数据深度嵌入贷前调查、客户评价、审批放款、贷后管理等环节,有效提升了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该行已借助平台完成89笔企业资金流信用查询,成功发放贷款金额10985.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