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推动了仅仅3个月的收购案,如今戛然而止。
10月16日晚间,A股休闲零食企业良品铺子(603719.SH)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良品投资公告,公司此前与武汉长江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国贸”)签署的《股份转让协议》因约定的生效条件未能在最终截止日(2025年10月15日)前全部满足,协议已于10月15日终止。
在今年7月10日晚,良品铺子突然公告控股股东正筹划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的重大事项,次日股价闻风涨停。就在投资者竞猜谁是接盘者之际,7月18日,良品铺子发布公告表示,控股股东宁波汉意与武汉国资旗下的长江国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或将涉及控股权变更。
双方约定,良品铺子拟以每股12.42元的价格将合计21%股份转让给长江国贸;同时第二大股东达永公司也计划向长江国贸转让8.99%的股份,总计约30%股权。若交易完成,长江国贸将一举成为持股29.99%的新控股股东,良品铺子实控人将变更为武汉市国资委。
就在投资者以为一锤定音之际,三天后的7月21日,良品铺子发布关于控股股东涉及诉讼的公告。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轻工”)与公司控股股东宁波汉意的股权转让纠纷一案。广州轻工就股权转让纠纷对宁波汉意提起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冻结宁波汉意所持良品铺子7976.39万股股份。
记者注意到,就在良品铺子与武汉国资达成协议之前的5月份,宁波汉意就与广州轻工就协议转让上市公司股份的事项进行磋商,签署了《协议书》,约定了广州轻工计划受让宁波汉意持有的良品铺子部分股份,从而投资、控制良品铺子。
根据当时约定,宁波汉意保证,自协议签订之日至2025年5月28日,广州轻工对交易的股份享有优先购买权。双方同意在上述期限内,若广州轻工决定按上述交易价格推进本次交易或签署交易协议,宁波汉意应当无条件配合,不得拖延或拒绝。若宁波汉意无故拒绝推进本次交易,视为其违约,广州轻工有权要求宁波汉意支付违约金500万元,以及其他相关费用。
但是,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在5月28日并未能签署相关协议。让广州轻工意想不到的是,在7月18日,宁波汉意与长江国贸“闪电联姻”。旋即,广州轻工对宁波汉意提起诉讼。由此,良品铺子也陷入“一股两卖”的争议。
不仅如此,良品铺子正面临着股权与业绩的双重考验。根据良品铺子在8月26日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实现营收28.29亿元,同比下降27.21%;归母净利润-9355.31万元,同比由盈转亏;扣非净利润-1.19亿元,同比骤降1694.33%。
此外,截至今年上半年末,良品铺子门店数量共2445家,较今年年初净减少了259家。其中第一季度净闭店123家,第二季度净闭店136家。在2023年,其净增加门店67家,2024年,则净减少门店589家。
与此同时,在8月份,良品铺子因一款“四粒红花生”产品宣传海报中出现花生悬挂枝头的科学错误引发关注。该公司就此回应称,是由于工作疏忽,错误使用了AI生成的图片素材,导致画面与花生实际生长特性不符,随后公司进行了整改,在各大电商平台撤销海报。
随着良品铺子业绩的下滑,良品铺子的战略投资者今日资本(徐新旗下)自2023年起密集套现退出;知名机构高瓴资本从最初持股11.67%一路减持,到2024年已基本清仓。
早在良品铺子与广州轻工发生法律诉讼之际,知名财税专家刘志耕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宁波汉意所持部分股权被冻结,对控制权转让的节奏及结果会产生影响:交易延迟完成的可能性增大;存在收购方可能放弃的风险;其他不确定性因素或结果增加。”
如今,这场“卖身”闹剧终于水落石出,武汉国资企业长江国贸正式退出,但是广州轻工的诉讼仍未解决。至于良品铺子未来如何,其在公告中称:“本次终止控制权转让事项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造成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