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说着“最后一片”,身体却很诚实——手指像被施了魔法般,不自觉地在零食袋里继续摸索。这个大型“真香”现场,演的是不是你?
从深夜追剧的寂寞嘴巴,到办公室午后的能量补给,再到朋友聚会的快乐分享,湖南零食正在以各种方式融入我们的生活。

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从千亿元级别增长到万亿元级别,只花了10年时间。2024年,我国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超过1.5万亿元。这其中,湖南就贡献了全国休闲食品年产值的1/3,全国休闲熟食年产值的3/5。

从辣条到魔芋,从蜜饯到卤味,湖南零食凭什么让人如此“上头”?本期“中国产业地理盛典——打卡吧!中国产业高地”走进零食圈新势力——长沙,揭开这“美味成瘾”背后的产业密码。
“魔”法变身记:
从高原“土疙瘩”到舌尖“脆爽暴击”
在距离长沙黄花机场15公里的经济开发区,汇聚了100多家零食上下游企业,形成了从原料研发、智能制造到市场流通的全产业链生态圈。
一场关于魔芋的“变形记”每日都在上演。每天从这里产出的魔芋零食足以让数百万食客享受到那种独特的“脆爽暴击”。

谁能想到,零食界的顶流“魔芋爽”,前身竟是云贵高原毫不起眼的“土疙瘩”魔芋?“好味屋”调味师黄东海向我们道出了其中的奥秘:“魔芋原本的口感是软糯的,但要让它变身成为消费者喜爱的‘脆爽暴击’,我们独创了16小时低速慢冻工艺。”
这可不是简单的冷冻,而是一场关于水分子控制的精密实验。这项看似“偏执”的工艺,背后是整个研发团队大半年的反复试验。
黄东海回忆道:“每一次延长或缩短慢冻时间,味蕾的爆发力都不一样。我们需要通过精密仪器测试水分含量,找到那个最佳的平衡点。”正是这种对完美的极致追求,让这款产品在2021年推向市场后就迅速引爆,年产值高达4.5亿元。
口味破圈:
一场关于麻酱的“南北和解”
如果说“好味屋”的魔芋爽是技术创新的胜利,那么“盐津铺子”的“大魔王”素毛肚则是一场口味上的“南北和解”。
以凉果蜜饯起家的盐津铺子,如今已成为“新中式零食”的代名词。其打造的“大魔王素毛肚”创下16个月单月过亿元的销售纪录,但背后的研发故事却是一波三折。
当研发团队首次提出开发麻酱口味时,公司内部争议不断:“当时很多人质疑,休闲零食向来以鲜香麻辣为主,麻酱味更偏向北方口味,这样的产品能成功吗?”“盐津铺子”魔芋生产中心生产三部总监王志伟透露。
研发过程中的困难远超预期:“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平衡香与苦的关系。芝麻炒制时间越久香味越浓,但也会越苦。我们试验了国内外多个品种的芝麻,尝试了不同的工艺,但始终找不到那个完美的平衡点。”
转机出现在一次行业交流中。一位资深前辈建议尝试添加花生酱来压制苦味,同时不影响香味的浓郁度。经过数十次配比调整,团队终于找到了那个“黄金比例”。
从巷口小食到千亿产业:
湖南零食的升级之道
湖南零食的崛起绝非偶然。从每家每户自制小食,到有经商头脑者办厂生产,再到买地建厂形成规模化,进而形成全产业链。“好味屋”商超事业部总监罗锋军道出了行业发展的心声:“其实麻辣火锅素毛肚产品是我们在全国的首创。经过一年的市场沉淀后,同行业有很多厂家做出类似产品,把整个市场做大了,我们也享受到了这个红利。”
这种“创新者引领→产业群跟进→市场爆发→多方共赢”的成长路径,恰是湖南湘味零食三十多年发展的秘诀。当沉淀三十多年的湖湘风味基因,遇上指数级扩张的电商流量,湖南零食的破圈之路被重新定义。
罗锋军回忆:“入驻拼多多后,通过平台活动推广,我们一天卖了50万单,当时调了所有内部人员来打包都发不完。从没有销量到一天50万单,我们意识到了电商流量的厉害。”
“盐津铺子”则通过电商大数据发现了新机遇:“我们看到‘拼多多零食’热搜词下有1000多万篇种草文章,觉得是一个巨大商机,于是通过与拼多多平台的合作,我们的新品快速地成为爆品。”
据了解,拼多多推出覆盖三年的“千亿扶持”计划,投入超过1000亿元的资金、流量等资源,帮助产业带商家转型升级,在价值创造上求变突围。
从街边巷口的家常小食,到千亿规模的零食江湖,湖南人以“霸得蛮”的韧劲和“耐得烦”的匠心,在这场味觉争锋中闯出了一条自己的路:不仅讲好了风味的故事,更做到了零食新风尚的引领。如今,这场席卷全国的零食新浪潮,正以破圈前行的姿态和爆款频出的创意,征服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味蕾。


打卡吧!中国产业高地——跟随“中国产业地理盛典”的脚步,下一站,让我们继续探寻,你的城市,是否也藏着这样的制造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