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盘面上,燃气、贵金属、煤炭行业、航运港口、珠宝首饰、钢铁行业等板块逆势走强,电源设备、MLCC、超导概念、高压快充、电网设备、高带宽内存、培育钻石表现不佳,领跌市场。
截至午间收盘,沪指下跌1%,报3877.20点;深成指下跌1.99%,报12825.85点;创业板指下跌2.37%,报2965.47点;科创50指数下跌2.62%,报1379.46点;北证50指数下跌1.81%,报1461.81点。全市场上涨个股有1128家,下跌个股有4136家,37只股涨停。两市半日合计成交11796亿。
今日要闻
2025世界VR产业大会周末袭来!北上资金大幅加仓的概念股出炉
作为全球VR领域的标杆性盛会,世界VR产业大会将于本周末举办。从资金角度看,北上资金三季度末持股市值超1亿元的VR概念股中,有18股在三季度获加仓幅度均超10%。蓝特光学、长信科技、科华数据、长盈精密、博敏电子、首都在线、水晶光电7只个股的北上资金三季度持仓翻倍。
最新迹象显示,利率市场的交易员们正在加码押注美联储在10月晚些时候或12月的议息会议上至少实施一次50个基点的“超常规”降息。根据芝商所的FedWatch工具显示,市场目前几乎完全预期美联储将在10月份的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可能性为97.8%。
市场担心人工智能(AI)存在泡沫之际,高盛表示,这波AI热潮仍处于“开场阶段”。该行分析师认为,目前的投资规模相比潜在的经济回报仍然偏小。
“我还在!”林园硬气回应牛市亏钱 坚持白酒是“快乐需求” 科技股买了“愁得睡不着”
在位于重庆长江边的办公室里,林园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独家专访。接近一个小时的采访中,他坦然面对外界对其公司的质疑,聊到了自己为何买了科技股会愁到睡不着觉,还抛出了投资白酒的最新判断。
机构观点
中信证券:“三年倍增”计划发布,充电桩有望迎来新一轮加速建设期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六部门发布《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我们认为在政策的引导下,国内充电基础设施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加速建设周期,同时政策上强调补强快速充电网络,对大功率快充设备的需求有望形成显著拉动,相关充电桩设备企业料将受益。
中金:口岸消费或小幅受益“中国购” 部分堵点仍需疏通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伴随近年来入境政策不断优化,“中国游”逐步兴起;而随着客流增长及离境退税政策的调整,“中国购”亦给国内消费市场带来新增长动力。机场口岸消费或小幅受益“中国购”,相对更为利好大型国际机场枢纽,但部分堵点仍需疏通。预期机场有税和免税都可受益于入境消费增长趋势,但目前来看对业绩影响有限。有税商业方面,机场商业并不缺乏外国人喜好商品品类,但购物时间、商店布局以及退税资质等可能仍构成一定限制;免税商业方面,中国机场免税以香化品类主导,机场店具备价格优势但外国人并未对免税客单形成有效拉动,或与其消费习惯相关。
华泰证券:当前地产周期磨底进入“深水区”
华泰证券指出,宏观视角下,当前地产周期磨底进入“深水区”,更看好以一线城市为代表的核心城市复苏节奏。2021年中以来,中国地产市场快速完成了一定体量的调整,且历经了供给侧较快的出清过程,自2025年中以来,中国商品房成交量同比增速降幅逐渐收窄,月度的年化销售面积维持低位,从量的视角看地产周期已然进入磨底期:1)自2021年以来本轮地产销售已历经一定程度调整,已越过海外主要经济体下行周期的区间上沿,不同能级城市的销售面积增速、土地市场Q2以来均呈现磨底特征,本轮地产调整“底部”区间的成交量自年中或已达到;2)房价仍在探底过程,但9月以来房价降幅已有收窄,伴随着去库存的持续推进,房产市场的全面修复有望在未来渐行渐近。市场全面修复尚未到来,我们相对更看好以一线城市为代表的核心城市复苏节奏。
中信建投:光伏“反内卷”成为当前行业核心矛盾,看好新技术迭代方向
中信建投指出,光伏产业链目前仍处于供需失衡状态,行业后续核心矛盾仍在于“反内卷”推动产能出清。光伏“反内卷”目前主要包括整治低于成本价销售、产能整合及淘汰落后产能。整治低于成本价销售已取得显著成效,硅料、硅片、电池价格逐步上涨,组件价格短期涨幅有限,后续顺价情况需要重点关注。产能出清方面,多晶硅能耗新标准明显收紧,预计后续可能是产能出清的重要手段。短期重点关注产能整合以及行业联合控产力度,行业供需扭转仍需要看到产能政策力度超预期,板块内部看好头部主材企业,以及新技术方向(BC、TOPCon3.0、浆料)。
中国银河证券:四季度货币宽松或超预期
中国银河证券指出,四季度货币宽松或超预期。三季度经济数据有走弱迹象,市场又进入新一轮的政策等待周期,然而对于四季度降息落地并未形成一致预期。从内部来看有三条主线:一是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可能给中国出口带来一定冲击;二是四季度依然面临物价低位运行的困难和挑战,实际利率仍然偏高,有调降的必要性;三是配合财政政策协同发力,5000亿元的政策性金融工具正在加速落地、1万亿元左右化债相关工具也可能在四季度落地。四季度货币政策的优先目标仍然是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货币宽松或超预期。央行有望“以我为主”进行货币宽松,一方面实施10-20BP的降息,从而引导LPR下行,并传导至贷款、存款利率的进一步下行;另一方面,也有可能重启国债买卖。
广发证券:交运行业供需改善加速,票价企稳回升在即
广发证券研报表示,9月全行业需求增速超供给增速,客座率同比提升至高位,供需结构持续改善,其中国内线增幅拉大,国际线维持高速追赶。航司表现分化,春秋、东航客座率领先。三大航9月供需同比各增加3.0%、6.4%,延续修复节奏。国庆假期价格同比微增,冬春航季总时刻小幅收缩,行业供需格局稳定向好;重视板块左侧布局机会,重点跟踪航空票价变化及关注行业反内卷政策动向。据民航局数据,五家上市航司(除海航)2025年冬春航季总时刻同比下滑1.0%;分航线看,国内地区时刻收紧,国内、国际、地区同比分别变化-0.9%、0.4%、-10.9%。据航班管家价格数据,国内机票(经济舱)均价849元(含燃油附加费),与历年国庆票价相近,同比2019年仅微降1.4%(票差13元),同比2024年微增0.3%(票差2元),票价水平稳定,在民航局‘遏制无序竞争、引导理性定价’等反内卷政策指引下,叠加当前行业淡季持续高客座率,预计后续票价有望进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