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郝亚娟夏欣上海、北京报道
北京时间10月17日,现货黄金突破4300美元/盎司,再创历史新高。短短不到10天时间,现货黄金上涨超300美元/盎司。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黄金持续走高,机构和交易所也在警示回调风险。星展中国高级投资策略师邓志坚指出,虽然技术分析上,黄金存在较大的回调压力,但实际上即使回调出现,黄金巨大的持续性避险需求也将会持续推动黄金保持中长期上升趋势。
避险需求激增
截至北京时间10月17日9时,现货黄金盘中上涨0.6%,最高触及4379.38美元/盎司。
当地时间10月16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黄金大涨。被视为“华尔街恐慌指数”的VIX指标出现飙升,最终收于25.31,创4月24日以来最高收盘水平。
“随着9月美联储重启降息,美元宽松周期进入新阶段。但近期美国政府停摆悬而未决,导致非农等关键数据缺失,在没有进一步数据指引的情况下,市场预计美联储10月降息25BP概率为98.3%,到年底累计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95.5%。”全球贵金属领域公司贺利氏贵金属中国区交易总监陆伟佳指出。
邓志坚告诉记者,全球央行、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均在采取去美债化和去美元化的策略。由于美债和美元依然是全球最重要的投资和持仓资产之一,要全球所有投资者清仓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全球投资者正在利用黄金来对冲美债和美元带来的潜在风险。
中粮期货研究中心指出,黄金已进入“跃浪探峰”阶段,突破历史高位后有望进一步上行。短期预测2026年一季度金价或达4500—4800美元/盎司,长期目标上调至6000美元/盎司(2030年前)。核心支撑因素是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尤其是中国、波兰、俄罗斯、印度等国,已降低美元依赖。中国央行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至2303.53吨,占比7.68%;波兰央行黄金储备占比已达22%,并计划提升至30%。
美国银行全球商品团队发布贵金属市场乐观展望,将2026年黄金目标价上调至每盎司5000美元。
警惕资金流出
金价持续飙升,多家机构提示风险。
10月16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发布通知,近期影响市场不稳定的因素较多,国际贵金属价格波动剧烈,提示投资者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合理控制仓位,理性投资。同日,上海期货交易所发布通知,近期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贵金属市场波动较大,请各有关单位采取相应措施,提示投资者做好风险防范工作,理性投资,共同维护市场平稳运行。
中信证券大类资产配置首席分析师余经纬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一是当前黄金快速上行的主要驱动力在于美国实际利率快速下行的预期,进一步关注美国经济数据的走向特别是通胀变化的速度,如果降息速度偏慢同时美国通胀控制得力,实际利率并没有如预期向下,则黄金可能面临挑战;二是地缘政治风险,全球关税冲击再起,推动黄金进一步向上,但需要密切关注近期中美元首会面的潜在可能以及关税冲击的走向,地缘政治冲突难以预测,中东地区也呈现出一定和平曙光,后续如果关税冲击快速缓和,全球地缘冲突明显降温,也是黄金需要关注的风险之一;三是全球央行购金的速度,近期央行购金速度有所下降,如果后续停止购金,则可能冲击投资者信心。
“投资者需要留意的是,黄金始终是一种商品,供求关系决定其走势。”邓志坚强调,如果避险情绪一旦降温,或者美元突然反弹,对黄金需求都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普通投资者最好避免黄金的杠杆交易,应以直接跟踪金价的ETF或者大型银行的纸黄金和实物金交易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