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副主任王乃铝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表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经历技术爆发式增长与商业化加速发展的关键阶段,L2级辅助驾驶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形态,其安全合规水平直接关系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产业可持续发展。
王乃铝表示,近年来,驾驶辅助系统相关召回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市场监管总局近期正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研究起草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规范宣传的通知,将进一步规范虚假夸大宣传、非理性竞争等问题的监管。
驾驶辅助系统相关召回数量呈上升趋势
王乃铝表示,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近年来,驾驶辅助系统相关召回数量呈现上升趋势,2024年因辅助驾驶系统问题召回的车辆有255.61万辆,占全年召回数量的23%。”王乃铝表示。
市场监管总局创新召回监管体系,建立并推动实施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企业报告制度、汽车远程升级报告制度、试点开展汽车安全沙盒监管制度。
同时,市场监管总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强化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沙盒和召回的协同管理。
辅助驾驶不等于自动驾驶
在强化质量、提升服务供给方面,市场监管总局近两年组织实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汽车芯片质量提升等质量强链项目,有效提升相关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目前,已发布的汽车产品安全和召回管理相关国家标准有19项,包含汽车信息缺陷、OTA(空中下载技术)等多项新技术安全与召回关键技术标准。
王乃铝强调,随着产业快速发展和市场环境变化,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的形势愈加复杂。新技术、新模式带来的持续挑战,叠加产业的非理性竞争,对安全监管、升级监管手段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王乃铝介绍,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发挥质量基础设施的质量提升作用,健全完善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质量和可靠性标准体系,严格依据标准开展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夯实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可靠性计量基础。
同时,进一步提升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加快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等法规的制订修订,适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事故监测分析手段,提升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导致的驾驶员误操作、系统预警不及时、软件在线升级不规范等风险研判能力,加大新型缺陷问题召回力度。
王乃铝建议,企业要做合规经营的示范者,要以通俗的语言告知消费者辅助驾驶不等于自动驾驶,双手不可离舵,视线不可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