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银行发布的一组最新数据显示,欧洲用户对ChatGPT的支出正出现“停滞不前”的情况,在过去四个月里,OpenAI的订阅服务在欧洲主要市场一直保持平稳。
上周,OpenAI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Sam Altman)宣布,ChatGPT的每周用户已达到8亿大关,自3月份以来增加了3亿用户。虽然这听起来势头很猛,但事实上,2.99亿的新增用户似乎都不会付费,也就意味着他们在OpenAI的大量查询都是在烧OpenAI的钱。
德银指出,尽管ChatGPT每周活跃用户达到8亿,但仅2000万为付费用户。且自5月起,欧洲的ChatGPT消费者支出就已经出现停滞,暗示这款产品在吸引新付费客户方面出现瓶颈。
德银的数据来源于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第三方金融机构处理的交易。
曲线图显示出,ChatGPT的消费支出月度增长率自5月起就明显放缓。对比来看,虽然去年7月和8月也稍显暗淡,不过彼时6月强劲、9月也是出现明显反弹,但今年没有。

注:主要欧洲市场月度用户支出增速示意图
巨大鸿沟
德银还认为,若付费增长出现持续停滞,那么人工智能行业的估值体系将面临修正压力。
过去一个月内,OpenAI在人工智能算力方面开始了一场豪赌。本周,OpenAI决定斥资5000亿美元与博通公司联合开发总功率达10吉瓦的人工智能定制芯片。此前,该公司还承诺将与英伟达、AMD和甲骨文公司合作,部署海量算力,预计总投入将达到1万亿美元。
但德银分析师Adrian Cox 和Stefan Abrudan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人工智能热潮的领头企业可能正面临难以吸引新用户的困境,这将会无法覆盖其庞大的支出。”
这反映出OpenAI估值与实际业务规模之间的巨大鸿沟。
德银还将OpenAI与Netflix做了对比,他指出,虽然OpenAI的估值与Netflix的市值相当,但后者拥有超过3亿的全球订阅用户,远超OpenAI的2000万订阅用户;Netflix的2025年预计收入达450亿美元。
对此德银指出,OpenAI的用户增长虽然惊人,但是如何将庞大的用户量转化为持续的付费订阅仍是其商业化的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