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0月17日讯(记者刘梦然)押注颗粒硅技术的协鑫科技(03800.HK)宣布第三季度实现利润转正,这也是首家公布实现单季利润转正的硅料企业。
据协鑫科技发布自愿公告,披露公司光伏材料业务在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扭亏为盈,录得利润约9.6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8.1亿元。期内利润中包含出售联营公司税后收益约6.4亿元。若剔除该非经常性收益,光伏材料业务仍实现经营利润。
在“反内卷”行情和能耗管控、收储并购消息等推动下,多晶硅销售价格在三季度出现回暖。据协鑫科技提供的数据,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颗粒硅平均外部含税售价为42.12元/公斤,较第二季度的32.93元/公斤显著上升。同时,颗粒硅的平均生产现金成本(含研发成本)进一步下降至24.16元/公斤,较第一季度27.07元/公斤继续优化下探,公司在能耗控制、工艺改进与规模效应方面持续改进。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硅料环节盈利改善的可持续性,行业分歧仍存。协鑫科技表示,通过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坚持以销定产和低库存运行,加强与上下游伙伴的协同合作,助力全产业链价格理性回归与可持续发展。
但从市场行情看,目前硅料头部企业在生产成本方面持续优化,但盈利能否持续仍取决于全行业产能出清和库存控制情况。有分析认为,颗粒硅具备较强的价格承受能力,但若行业整体产能再度过剩,可能导致颗粒硅与传统硅料的价差收窄,从而削弱其利润优势。
此外,库存压力仍然是硅料环节短期风险,从9月行情看,多晶硅环节的库存有新增态势。据硅业分会统计,9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约12.9万吨,环比增加5.3%,同期多晶硅消费量约11.6万吨,环比增加3.4%,当月累库约1.2万吨(含进出口)。
根据10月份企业排产计划,国内多晶硅产量预计在13万吨左右,环比增幅有所收窄,同期需求相对稳定,10月份依旧维持小幅累库预期。
在市场行情仍不明朗的情况下,协鑫科技还在以融资方式增厚资金实力。今年9月,公司宣布与有中东主权基金背景的投资机构无极资本(Infini Capital)达成战略融资协议,通过定向增发方式配售约47.36亿股,募集资金54.46亿港元,约合7亿美元,意向锁定6个月,进一步巩固公司股权结构安全稳定。
备受关注的是,据当时公告显示,本次融资用途除了强化第二业务曲线和优化资本结构外,还包括供给侧改革的资金储备,推进多晶硅产能结构性调整。
但截至目前,多晶硅收储平台尚无有效进展披露。
根据机构infolink分析,目前国内仍积极讨论反内卷收储政策的执行方案,但实际落地仍需要等待具体细则出台,当前左右市场仍主要取决于终端需求的变动,叠加其余材料也有涨价趋势。该机构认为,下游已无力承接较高的硅料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