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9月,A股市场融资融券新开账户数量突破20万户,创下年内月度新高。与此同时,两融余额同步攀升至历史高位。多项指标显示,当前杠杆资金风险整体可控,市场结构趋于稳健。
开户数与余额齐升
数据显示,2025年9月A股市场融资融券新开账户数量达20.54万户,环比增长超12%,同比增长超288%,创今年以来的月度新高。这一数据表明,投资者对两融业务的参与热情快速提升。

两融余额也同步走高。截至2025年10月16日,沪深北三市两融余额达24571.96亿元,续创历史新高。
面对两融火热,年内多家券商顺势提升业务规模上限。华林证券自10月13日起将沪深交易所标的证券的融资保证金比例统一上调至100%;山西证券于4月将信用业务自有资金最大规模从100亿元提升至110亿元;浙商证券则于9月将融资类业务规模从400亿元提高至500亿元。这些举措显示出机构对两融业务发展前景的乐观预期。
申万宏源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师王胜此前向记者表示,相对于基本面,融资资金更注重市场赚钱效应。中期来看,市场有望形成“基本面预期改善-定价基本面的资金流入增加-市场赚钱效应回升-融资资金流入-增强市场上行动量”的正循环。
王胜同时提醒,融资杠杆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风险不低,需要做好自己的风险管理,相信时间的力量,给优质公司的市值成长以耐心。
风险指标稳健
10月以来,市场波动加剧,两融交易活跃度有所回落。中证数据有限责任公司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16日,两融市场中的个人投资者数量为771.81万名、机构投资者为50204家,参与交易的投资者数量约为43.83万名,较9月高点有所下降,平均维持担保比例为279.01%,整体风险可控。

当前两融余额代表的杠杆风险仍处安全区间。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0月16日,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为2.56%,两融交易额占A股成交额的比例为11.11%,仍明显低于2015年峰值时期的4.7%和22.3%。
南华期货研报表示,当前沪深两市成交额降至两万亿元下方,反映出市场的观望情绪浓厚,缺乏量能驱动,同时消息面平淡,意味着短期震荡行情将继续。
不过,中长期积极因素仍在积累。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在研报中表示,中长期仍看好A股。具体来说,外需短期虽承压,但经济向好趋势不变。中国企业将继续保持中长期全球竞争优势,全球出口有冲击但韧性尤强。同时,上市公司质量稳步提升夯实微观基础,分红回购不断增加提高投资者回报,耐心资本持续流入助力市场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