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记者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将于10月19日至21日在虹口区北外滩的世界会客厅举行。
本次论坛主题为“协作共促全球航运可持续发展”,论坛包括开幕式暨国际绿色航运主论坛、“国际海运论坛”和“国际航空论坛”,以及海上交通安全、数字与智能、司法与仲裁、金融与保险4个分论坛,并同期举行10余个特色活动。其中,开幕式暨国际绿色航运主论坛将邀请权威国际组织负责人等出席并发言,并发布系列重磅成果。

潘洁摄
此外,今年论坛规模将达4000人次,嘉宾覆盖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非洲等全球50来个国家及地区。
上海市交通委主任于福林介绍,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将呈现三大方面的亮点:一是云集行业大咖凸显国际化。境内外部长、市长等政府高级官员、全球海运航空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国际组织和机构主要负责人、全球领军企业主要负责人以及知名学者专家确认出席,开幕式暨主论坛境外演讲嘉宾比例达2/3。
二是紧扣行业热点提升专业深度。聚焦行业减排政策及举措,特别举办国际绿色航运主论坛。首次引入分组讨论模式举办绿色航运沙龙,以圆桌为单位聚焦不同议题同步开展深入互动。首次举办全球港口CEO午餐会。
三是汇聚行业智慧推动可持续发展。本届论坛计划发布50余项最新行业成果,创历届之最,涵盖绿色航运、航网布局、技术标准、服务创新、国际合作等。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四五”以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由“基本建成”进入“全面建成”新阶段,全球排名稳居前三,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在航空港方面,随着浦东国际机场四期扩建、东方枢纽上海东站先后开工,未来将形成集国家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机场捷运等交通功能以及站场城开发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2024年,上海机场定期通航48个国家291个客货运航点,货邮吞吐量跃居世界第二。今年前9个月,上海空港两场累计航班起降量、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分别为62.79万架次、1亿人次、328.69万吨,分别同比增长4.39%、8.04%、6.72%。
在邮轮港方面,2023年11月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交付,2024年1月开启商业首航。华夏国际邮轮有限公司在沪成立。首单海关特殊监管区内邮轮直供物资新模式落地。今年前9个月,上海邮轮港接待国际邮轮靠泊225艘次,邮轮旅客吞吐量151.41万人次,同比增长近45%。
在绿色航运方面,绿色智慧航运加快转型。上海港的LNG加注能力持续上升,甲醇实现了常态化加注,上海港已成为全球少数几个同时具备LNG和甲醇船到船加注能力的港口之一。洋山港实现了国内首船国产绿色甲醇燃料的接卸、储存及加注全流程作业。上海国际航运碳足迹标识协会成立,为我国首个专注于国际航运可持续燃料认证体系建设的法定实体。
在智慧航运方面,洋山深水港四期全自动码头成熟运营,上海港生产智慧指挥中心一期建成。航贸数字化平台正式上线,航运枢纽区块链基础设施搭建完成。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分布式协同数据链11个省市地区节点挂牌并启动建设。上海市内河电子航道图与长江水系、江苏省内河航道实现互联互通。
“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由交通运输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上海市交通委员会、虹口区人民政府、中远海运集团、上海国际港务集团、上海机场集团、中国东方航空集团、中国船级社等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