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网上都在热议,我们的车辆在一次民间越野活动上攀爬翻车的事故。因为这件事,很多人对我们的产品安全性产生了疑问,我首先代表212越野车,感谢大家对于我们品牌的关注,同时我也诚挚地向各位表示歉意,在车辆的整备和对用户的安全提示上,我们的确还有很多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日前,212越野车副总经理兼营销公司总经理何兆鹏回应道。
国庆长假期间,有一段212越野车在攀爬比赛中翻车、A柱严重变形的视频在网上引起了关注,部分网友及媒体误将其与北汽集团旗下车型相关联,导致舆论一度将矛头指向北汽集团。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北汽集团10月5日对外发布了澄清声明。声明明确指出,涉事车型实为山东魏桥新能源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魏桥新能源”)控股的北京汽车制造厂2024年推出的车型,与北汽集团及旗下北京越野品牌无任何股权或产权关联。
实际上,212越野车的品牌背后的主导力量并非传统车企,而是作为“世界铝王”的魏桥创业集团。近些年来,魏桥创业集团跨界造车的步伐不断加快。凭借深厚的制造业根基,魏桥创业集团已经进行了一场从上游原材料到下游生产的全链条穿透,远非简单的资本入场。
对于212越野车近期的翻车事件,以及公司在汽车领域进行的多维度布局,记者联系魏桥创业集团方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汽车业务属于魏桥旗下独立运营的业务单元,所以针对汽车业务的相关信息暂不接受采访,还请留意212品牌方面的官方信息。”
对于翻车事件和品牌发展,212品牌方负责人曾告诉记者,产品没问题,车手也没受伤,具体测试可以关注官方公布。“一直以来,我们都秉持用户当先的理念,通过深度共创活动与用户共建越野生态,今年也有很多用户活动和用户关怀,广州车展会有一些新车型露出。”
回应翻车事故
“事故中(的)A柱是否存在问题,我们对事故过程进行了模拟还原。当车辆在约6米的高空以后仰方式倾倒后,以A柱顶端为着地点,A柱顶端在撞击瞬间,承受的减速度,保守估计约10G,(即)10倍的重力加速度,10G意味着撞击瞬间,A柱承受的力相当于10倍的整车重量的冲击。这个车本身是改装车,加上三个人重量约2.5吨,这个冲击力等同于25吨的巨石重量,集中砸在A柱的顶端,已超出多数民间车辆的受力极限。”何兆鹏解释道。
何兆鹏进一步解释道:“在汽车常规碰撞测试中,实际的冲击力都属于偏重的情况,当集中作用在A柱顶端很小的面积上,而不是分布在整个车身结构上时,那就不是普通的撞击了,而是极具破坏性的局部冲击,集中冲击和整体减速度的危险性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212车型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北京汽车制造厂,该制造厂成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1958年6月20日生产出第一辆“井冈山”牌轿车,1966年BJ212轻型越野车投产。
2001年,北京汽车制造厂改制为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制造厂”),现已成为一家大型民营企业,主要生产基地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据了解,北汽制造厂目前独立拥有“BAW(注册号:59236826)”“212图形(注册号:56509809)”“212(注册号:56526126)”等注册商标,拥有212品牌系列汽车产品完整的知识产权。
天眼查显示,二一二越野车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为北京汽车制造厂(青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汽车制造厂(青岛)”),由该公司百分百持股。北京汽车制造厂(青岛)由青岛富路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富路”)持股72%。而青岛富路背后有两大股东,分别是魏桥新能源、德州富路投资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的持股比例分别为71%、29%。
2024年6月6日,212从一款单一车型正式升级为品牌,并发布了首款全新车型。同年8月22日,212全新车型上市发布会在甘肃张掖举行,首款全新车型T01上市,新车型共推出三款配置:T01机械师13.99万元、T01探险家15.99万元、T01检阅官17.29万元。
在对外发布的回应视频中,何兆鹏表示:“212 T01在各项国家标准法规试验中全部顺利通过,测试结果A柱完好,在越野车行业中处于优秀水平,最大程度保护了乘员安全。汽车安全的终极目标从来不是部件的零损伤,而是在极端场景下最大限度保护人员的安全。”
何兆鹏还表示:“未来,212将持续优化车辆在极端工况下的安全性能,同时极限越野因地形复杂、环境多变,本身蕴含着极高的风险,远超常规城市道路或者普通越野场景的安全挑战,我们会和所有参与极限越野的朋友,保持对自然环境与车辆性能的敬畏,摒弃盲目冒险心态,从车辆安全保障到人员安全的意识两方面,筑牢安全防线,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世界铝王”打出造车明牌
作为近年来最受资本青睐的领域之一,巨头跨界进入造车行业已成为一种常见现象。无论是手握技术优势的科技巨头,还是坐拥资本实力的传统实业集团,抑或瞄准新能源浪潮的新兴势力,都带着资源与野心涌入这条竞争激烈的赛道,试图借新能源浪潮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魏桥创业集团是一家集纺织、印染、服装、家纺、热电等产业于一体的特大型企业。2012年以来连续13年入选世界500强,2024年位列第175位。“魏桥”品牌连续21年上榜“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2024年位列第61位,并且连续6年跻身世界品牌500强。凭借其庞大的产能与规模,魏桥创业集团在全球铝业中位居龙头,被业界称为“世界铝王”。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告诉记者,魏桥创业集团凭借在铝材料领域的资源禀赋和成本控制能力,具备显著的上游优势,其轻量化材料技术对新能源车减重降耗具有战略价值,这为整车制造提供了差异化基础,形成一定的“材料护城河”。“魏桥全产业链布局可实现垂直整合,降低供应链波动风险,提升成本效率,尤其在原材料价格波动剧烈的背景下更具韧性。”
212品牌只是魏桥创业集团进军汽车行业的一个缩影,魏桥创业集团已经进行深度布局。据悉,魏桥新能源汽车围绕“轻量化、绿色化、智能化”进行了一系列的生态化布局,成为汽车行业独有的掌握全铝产业链的企业,力争3—5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第一梯队。
江瀚指出,魏桥跨界造车的战略动因清晰:通过延伸铝产业链至终端应用,提升材料附加值,并布局新能源这一新增长曲线,对冲传统业务增长放缓风险,具备一定战略必要性。
魏桥创业集团已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进行深度布局。比如2023年7月,魏桥创业集团与李沧区政府签署了魏桥新能源汽车管理总部、新能源汽车中央研究院等4个项目的合作协议。同年9月,魏桥创业集团战略投资洛轲智能,深度赋能极石汽车,总投资额达10亿美元。
江瀚告诉记者,魏桥创业集团以“资本+资源”驱动的跨界模式短期内可快速完成产业链布局,通过收购北汽制造获取资质与产能,投资洛轲智能等引入造车新势力经验,实现资源快速整合。“这种模式在政策门槛高、投资周期长的传统制造业中行之有效。除此之外,依托上游铝材优势向下游延伸,理论上可实现产业链协同降本,符合产业纵向一体化逻辑。”
魏桥创业集团与极石汽车还在加深合作。今年4月,极石汽车与魏桥创业集团联合创立的“魏桥—极石汽车轻量化联合实验室”在苏州正式成立,双方的战略合作进入新的阶段。
以极石汽车为例,从销量上来看,极石汽车在稳步提升。有关数据显示,2025年3月至9月,极石汽车分别交付1056辆、1128辆、1236辆、1259辆、1316辆、1358辆、1398辆。
对于“依托自身上游资源向下游延伸”模式,江瀚表示,汽车行业的成功前提不仅是资源整合,更在于产品定义、品牌建设与持续技术创新能力。该模式可持续性取决于能否摆脱“资源依赖”思维,真正构建市场导向的研发体系,并实现品牌价值独立。“若仅将汽车视为铝材的‘应用出口’,忽视品牌溢价与用户体验,则难以在激烈竞争中形成持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