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长寨街道中塘村的千亩稻田一片金黄,微风拂过,掀起层层金浪。“这收割机干活,真是又快又干净。”中塘村一组村民金光先说,8亩水稻不到半天时间就收割完毕,“以前忙完,得费近百个人工,收完还得扬、晒,累得直不起腰。”
帮助金光先“摇”来收割机的是一款名为“智能农机”的小程序,由长顺县诚福耕农业农机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研发。作为长顺县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龙头,该公司依托农机大数据平台,实现了对全县农业服务运营体系内所有农机设备的系统调度管理,农民在手机上下单,就能预约农机上门服务,改变了过去农机“寻找难、调度乱”的局面。
地处麻山地区的长顺县,喀斯特地貌发育完整、山地破碎,过去农机进不来、用不上,农业生产效率一直处在“慢车道”上。近年来,长顺打造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农机产业链条,初步构建起“一总、七分、N抱团”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破解了无人种地、耕地撂荒等难题,2024年成为全国首批“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除了支持诚福耕公司发挥龙头作用外,长顺县还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成立7个农事综合服务中心,推动镇级农机资源入股诚福耕公司,参与统一调度。服务中心还组建了一支懂经营、会管理的经营队伍,采集区域内农机户信息,承接公司分包订单、辖区订单洽谈、跨区作业、农机具保养、宣传培训等业务,实现各中心之间的信息共享、合作服务。
此外,长顺县还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了95个村级农机服务联络站,承接派发的订单。目前,该县95个村(社区)吸引近330台(套)中小型农机具加入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带动256人以社会资产量化的形式入股参与农事服务。
2024年,长顺县又筹集1095万元资金新购置农机具109台(套),专门针对山地地形选购了履带式收割机、小型旋耕机、乘坐式插秧机等适配机型,建成5个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如今,长顺县共拥有33家农机服务组织及农机大户,其中7家具备水稻、油菜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能力;储备的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等各类农机具达2.6万台(套),年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达60.4万亩次,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的机械化率达57.75%。
随着农机服务的全面推广,长顺农业生产的成本降低了40%左右。中塘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兴富介绍,实施全程机械化后,每亩水稻的人工成本能节省600元,每亩地综合收益能提高近千元。
如今的长顺,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长顺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李黎阳预计,该县今年有约200台收割机、3500余台小型脱粒机参与秋收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