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球发展倡议高级别会议在联合国总部举行,与会各方围绕坚持多边主义、深化务实合作、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助力“全球南方”发展振兴、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达成广泛共识。中方在会议上阐释了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的四点主张,对于推动全球发展倡议意义重大。
全球发展倡议是中国提出的重要理念,呼吁各方做到发展优先、以人民为中心等“六个坚持”。目前已有1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有助于促进国际社会的合作共赢和共同繁荣。
当前,全球经济依然处于低迷时期,经济复苏乏力、增长动能不足,加之个别国家推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导致经济全球化深受冲击,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严重滞后。受此影响,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更为困难,经济社会风险显著增加,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的意愿也更加强烈。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重要一员,将继续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发挥世界经济“稳定器”和“动力源”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共同繁荣贡献中国力量。为了更好地践行全球发展倡议,中方提出四点主张,可谓切中要害,有助于削减全球发展赤字,值得世界各国携手合作。
一是营造稳定开放的国际发展环境。当今世界仍不太平,地缘政治博弈加剧,全球安全风险显著增强,使得国际发展缺乏和平安宁的环境。有的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肆意加征关税,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严重受阻,经济全球化面临更大阻力。和平稳定是发展繁荣的基础,开放合作是经济增长的支撑。要推动全球发展倡议进一步落实,势必需要营造稳定开放的国际发展环境。为此需要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加强大国协调,减少全球治理赤字,为全球发展创造更加和平安宁、自由开放的国际环境。各国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捍卫自由贸易和开放市场,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携手构建和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
二是构建均衡普惠的发展伙伴关系。全球发展并非零和博弈,而是要实现共同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为此需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让各国实现机会公平。发展是第一要务,也是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理应成为国际合作的利益基础和强劲动力。均衡普惠的发展伙伴关系与普惠包容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普惠包容的发展理念突破了零和博弈思维,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都能在全球发展进程中找到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路径,实现互利共赢、共同繁荣。均衡普惠的发展伙伴关系需要不断拓展“朋友圈”,建立多层次、宽领域合作机制,为多边对话和互利合作提供新平台,壮大全球发展的合作力量,反对发达国家利用先发优势、规则优势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剥削与打压。
三是培育面向未来的创新发展动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新月异,为全球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能。为此需要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反对“筑墙设垒”“科技封锁”,着力培育壮大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全球发展倡议坚持创新驱动,其根本在于通过创新为全球发展持续提供强劲动力,推动全球经济和技术持续进步,从而确保全球发展的引擎持续高速运转。
四是促进更可持续的绿色低碳发展。全球发展倡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各国实现现代化指明了正确方向。气候变化、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是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亟需推动全球发展绿色转型。此外,各国间的携手合作必不可少,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然选择,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建设地球美好家园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4年来,全球发展倡议的践行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与支持,形成了“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等合作机制,推动全球发展倡议的落地生根。展望未来,全球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践行全球发展倡议依然任重道远,需要各国共同营造稳定开放的国际环境,壮大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网络,切实让科技发展更大程度惠及人类社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