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正在北京举行。记者采访发现,智慧公交、无人配送等“智能网联应用场景”持续拓展,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已进入多场景应用的新阶段。
画面中的这类无人配送车,如今年交付量超过上万台,可以在居民小区、车间厂区实现“最后一公里”的精准送达。

在重庆,一家科技公司的智能辅助驾驶实测走进了越来越多的复杂场景,包括歌乐山的急弯陡坡、复杂交错的盘龙立交,还有人流密集的解放碑地下车库。

在广州,智能网联汽车的应用还覆盖了日常民生出行场景。一条搭载了L4级,也就是高度自动驾驶小巴的公交线路,累计行驶里程超过了210万公里。

在新疆,国家能源集团准东露天煤矿,140余辆无人矿卡依托5G与智能云控平台,可自主适应雨雪雾、湿滑路况等复杂工况,安全开展煤炭装运,成为工业智能化的重要支撑。

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准东露天煤矿总工程师李思维:目前,无人矿卡在采煤场景的应用占比已超50%,剥离场景应用已经超过30%,无需人工操作、运行更可靠、各环节协同配合的智能运营模式已初步成型。
此次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举办期间,15家车企联合发起“车路云一致行动”,通过联合测试,推动形成可互操作的技术规范,进一步有效提高交通安全水平和交通出行效率。

上汽通用五菱智驾网联首席技术官林智桂:我们的技术路线是强感知、精算力,还有轻地图,现在随着技术发展,我们慢慢地把“车路云”的协同这个技术,不断地叠加到我们这条技术路线里面来。
行业积极构建“安全冗余”防线
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有一个热点关键词“安全冗余”受到普遍关注。记者注意到,行业内众多企业正在积极构建“安全冗余”防线。
所谓“安全冗余”是指通过多重备份设计提升车辆安全性的理念。这家无线短距通信展商展示了最新的安全通信技术,高性能、高安全的数字车钥匙引发关注。

国际星闪无线短距通信联盟秘书长曾国松:我们的数字车钥匙有非常好的安全防黑客入侵的技术保障能力,我们首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一家科技公司则以算法冗余、软件冗余与硬件冗余三条防线保障产品安全。今年以来,公司的自动驾驶系统已在北京、广州展开了全场景全无人测试,在复杂光照、恶劣天气与突发路况中进行检验检测。

滴滴自动驾驶首席执行官张博:这里面包括算法的冗余,我们有一个独立的模块,它不干别的,就是检测这个车是不是有可能跟其他交通参与者发生碰撞,如果有可能就踩刹车。
一位企业负责人表示,公司计划在今年年底前推动L3级,也就是有条件自动驾驶实现上车应用,同时正在与相关企业联合研发L4级,也就是高度自动驾驶的车辆。

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安全是企业的底线,安全这个底线是不能突破的。未来的三到五年内,我觉得就有可能看到自动驾驶汽车、智能汽车新的发展,快速增长的拐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高度重视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全面推进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副局长张光明: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根本性演变,从被动碰撞安全拓展至涵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行驾安全的系统性理念。我们将共筑安全防线,以共同行动守护产业发展。
多国人士看好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前景
视频播放失败
打开央视新闻
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吸引了数十个国家的汽车主管部门和权威国际机构参会。多国业内人士表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前景广阔,正以“中国经验”推动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
一家美国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正与整个大工业生态深度融合,具备全球领先优势。

安森美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马库斯·克奈费尔: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我们正见证着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高速发展。
宝马集团董事高乐认为,汽车制造商、科技公司以及基础设施供应商之间的协同合作是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蓬勃发展的“关键密码”,这将为宝马公司在华发展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宝马集团董事高乐:我们在中国建立了除慕尼黑总部之外最大的研发和创新基地,目标是将宝马的核心技术优势与中国市场的领先技术强强联合。
当前,美、德、英、日等国大力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进步,为不同级别自动驾驶汽车上路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不仅如此,多个国家也在数字化、标准制定、产业链合作等方面积极寻求与中国的合作。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穆希雅告诉记者,未来四年,德国将在数字化和基础设施方面累计投资超过5000亿欧元,其中与中国合作将扮演着重要角色。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穆希雅:中国的发展令人印象非常深刻,体现在其技术创新能力上,中国和德国汽车工业能够共同为推动气候碳中和,和数字化移动出行方面展开良好合作。
国际汽车工程学会威廉·高斯表示,在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制定方面,将各国取得的先进技术成果转化为国际通用标准,是当前与中国合作的重点方向。

国际汽车工程学会政府和法规事务总监威廉·高斯:我们需要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让各国法规政策在这个共同框架下协调一致,在中国制造的汽车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这一点尤为重要。
国际汽车联合会首席发展官哈比布认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供应商加入全球产业链,将中国在软件研发、智能网联等领域的创新成果融入赛车运动,此举将为这项运动创造更大价值。

国际汽车联合会首席发展官穆罕穆德·哈比布·图尔基:国际汽车联合会作为全球赛车运动的管理机构,在中国已有多项赛事落地。我们相信,源自中国的技术创新将为世界赛车运动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