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镇炎在陆瑞光烈士墓前祭拜受访者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刘毅)10月15日,香港74岁老人郑镇炎已经抵达甘肃环县洪德镇,距离他的目的地陕西吴起县仅剩约150公里。据了解,去年10月17日,他从江西于都出发开始重走长征路,目前已走过赣粤湘桂及云贵川甘等地。16日,老人在贵州的一位朋友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老人曾说过,他被各地的发展所震撼,心中充满自豪。
据报道,郑镇炎重走长征路的种子,早在1972年就已埋下。那时郑镇炎在香港求学,读《红星照耀中国》深受震撼。数年后,又受《两个人的长征》启发,坚定了重走长征路信念。2019年退休,他开始筹备此事,并表示要通过走长征路,学习红军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还有红军的信仰。
贵州安顺市镇宁县沙子乡弄染村,是长征途中红军与少数民族首领签订第一个政治盟约的地方。1935年4月,中央红军第三军团抵达镇宁弄染寨,三军团彭德怀、杨尚昆等首长与当地布依族首领陆瑞光签订了协定,史称“弄染结盟”。今年2月下旬,郑镇炎到达了弄染村。
16日,弄染结盟红色文化旅游景区的陈经理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老人起初请工作人员帮他拍照留影,还到办公室打热水。她见老人背包上挂着一面红旗,于是和老人攀谈,才知道老人来自香港,要徒步长征路。她带着老人参观了展览馆,到陆瑞光烈士墓前祭拜,看了烈士的故居,还带老人和同事吃饭,两人也成了朋友。聊天中,老人说沿途走下来,看到各地的发展,他被震撼,心中充满自豪。
陈经理还介绍,老人身体很好,为人和善,白天重走长征路,晚上就住民宿。参观完弄染后,老人回了一趟家,大约一个月后又继续回来徒步。老人每天都会写日记并分享给朋友,“我原本计划看完展览就离开,继续下一个行程。但为他们的热情和好客所感动。我索性在这里休整一天,因为与他们的交流也是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老人在日记里这样记录弄染之行。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到今年10月15日,郑镇炎走了246天,抵达甘肃洪德镇,总行程5957公里,距终点陕西吴起县还有约150公里,他的两位朋友也赶到环县,准备陪他徒步到终点。
【责任编辑:李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