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中国商务部发布《2025年美国履行世贸组织规则义务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自2023年起,这已是中方基于美国履行世贸组织(WTO)规则义务的客观情况,连续第三年发布相关报告。除延续以往板块并进行相应更新外,2025年度报告突出列出了所谓“对等关税”等美国新政府实施的一系列单边措施。
报告认为,美国在贸易领域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和行动不仅严重背离其所声称的政策立场,也严重背离WTO规则。美国仍是多边贸易体制破坏者、单边主义霸凌行径实施者、产业政策双重标准操纵者、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扰乱者。
商务部世贸司负责人解读《报告》时称,当前多边贸易体制面临巨大挑战,中方希望通过2025年报告的发布,敦促美方及时纠正错误做法,切实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履行成员应尽义务,尽快取消所谓“对等关税”等违规措施,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成员一道,共同推动多边贸易体制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共同致力于实现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王玮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本届美政府从根本上对多边体制持怀疑态度,同时,美方所谓“竞争”并试图向贸易伙伴“强加成本”的策略,最终会反噬自身,导致其自身付出代价。
实施单边主义霸凌行径
《报告》表示,美国是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创立者和主要受益者,但却将各阶层收入和就业机会不平等、经常账户赤字和贸易逆差等国内问题,归咎于所谓“不公平贸易”,将全球化和WTO作为其失败政策的“替罪羊”。
据梳理,自2017年以来,美国政府对外奉行“美国第一”原则,采取一系列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尤其是2025年美国政府出台《“美国第一”贸易政策》《“美国第一”投资政策》,指示有关部门呼应国会立法提案研究取消中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PNTR),4月推出所谓“对等关税”措施,相关行为都严重违背世贸组织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
王玮分析称,在国际经贸合作领域,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单边主义行动的国内根源在于狭隘的经济民族主义。在此背景下,其出台的举措旨在凭借美国自认为拥有的临时优势地位,迫使贸易伙伴作出让步,主要表现出三方面特点。
“第一,美方认为其他国家对美国的需求远大于美国对他国的需求,并以此为由,威胁若对方不让步,将提出更高要求或实施更严厉措施。”他称,其次,美方单边措施呈现差异化特征,并以此向不同对手施压,形成“多点开花、逐个突破”的态势,这本质上违背了WTO框架下的非歧视原则,尤其是最惠国待遇,美方宣称追求“公平贸易”,实则造成了最大的不公。第三,该政策严重破坏了经贸合作赖以维系的稳定预期,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当预期与信任缺失时,合作便难以推进。各方若都以最坏情况做准备,将引发“自我实现的预言”,导致对抗不断升级,形成恶性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7年以来,“232条款”在沉寂了16年后成为美国政府发动“贸易战”的重要工具;2025年以来,美国重拾“232条款”发起贸易调查。美国政府已经针对钢铁和铝及其衍生品、汽车及零部件、铜及其衍生品、木材和木制品、药品和药物成分、关键矿物及衍生品、半导体及其制造设备、商用飞机及发动机等多项产品发起调查。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国际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晓红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美国的单边关税政策严重违背国际贸易体系的基本原则。例如,美国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加征的“232条款”措施滥用国家安全概念,违反WTO非歧视原则,是对多边贸易规则和国际法治的公然蔑视。这一政策给高度全球化的汽车产业带来了巨大不确定性,同时对美国自身汽车业的反噬效应突出。不仅美国消费者负担加重,本土车企也并未受益,供应链回流更是困难重重。
“关税将使最便宜的美国汽车价格上涨2500至5000美元,一些进口车价格可能上涨超过2万美元。加征关税后会有更多美国人买不起车。”孙晓红称,修改贸易协议中的原产地规则可能使美国汽车行业约2.4万个岗位受到影响。
此外,根据世界银行测算,美方单边关税措施会导致2025年全球贸易量萎缩1%,相当于抹去4%的预期增长。据WTO预测,所谓“对等关税”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将导致2025年世界商品贸易量下降1.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称,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背景下,有关措施显然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构成重大风险。
破坏多边贸易体制
据《报告》梳理,美国公然将国内法凌驾于国际规则之上,阻碍WTO正常运行,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例如,美国一方面竭力阻挠上诉机构成员遴选并导致上诉机构“瘫痪”,另一方面利用上诉机构成员空缺的状态,通过对自身不利的专家组裁决蓄意提起上诉,恶意阻止专家组报告通过和生效,为“空诉”最多的成员。截至2025年6月,美国已连续88次在WTO争端解决机构例会上否决启动上诉机构成员遴选程序的相关提案。同时,美国在执行DSB裁决结果上表现糟糕。自WTO成立以来,截至今年6月,美国在WTO被诉案件有164起,其中因美国执行裁决不力发生争端的案件有28起,约占所有美国被诉案件的17%。
《报告》还称,作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和WTO会费第一大分摊成员,美国却以所谓内部审查为由拒不履行会费缴纳义务,迄今也尚未缴纳2024年和2025年会费。这一行为已对WTO秘书处日常工作开展产生严重影响,WTO大部分技术援助活动也不得不从线下转为线上甚至取消。
王玮表示,本届美国政府对多边体制的破坏行为已表现出延续性,在任期内出现一系列“退群”举措。特别是今年5月,美国集中发生一波“退群”行为,如退出《巴黎协定》、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等,主要是为了迎合国内政治情绪。
“美国向来把国际机制视为利己工具,合则用,不合则弃。”王玮称,美国把私欲不能全逞、私利不得尽张,说成国际机制的严重缺陷,并以此为由退出国际合作进程,是对国际机制“退出程序”的滥用。这种行为即便在程序上符合要求,也严重违背了国际社会的主流价值。这不仅影响相关国际机制的运转,而且还将产生不良示范,鼓动其他国家追随美国步伐,从而加剧相关领域的治理难题。
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和可预见性
《报告》指出,该报告旨在敦促美国践行承诺、遵守规则并早日真正回归以规则为基础的、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的多边主义大家庭,尽快取消所谓“对等关税”等违规措施,为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权威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发挥应有作用。中国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霸凌行径,将继续密切关注美国履行WTO规则义务的情况。
同时,中国将一如既往地与各方紧密团结合作,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全面深入参与WTO改革,努力推动多边贸易体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共同致力于实现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任刚表示,历史经验表明,WTO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值得珍惜,国际分工有其内在的规律和过程,产业发展有其遵循的原理和周期。《报告》敦促美国尽快取消所谓“对等关税”等违规措施,放弃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经济霸凌的错误做法,回归遵守多边贸易规则的正确道路,与中国在内的其他成员一道共同推进WTO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和可预见性。
王玮也认为,中美合作基于战后全球化进程中的开放经济环境,该环境以贸易开放以及商品、人员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为特征。在此背景下,国际分工得以深化,国家间相互依赖程度不断提高。买方通过获取低价商品受益,卖方通过扩大市场获益,中美双方都是这一良性互动的受益者。
“我们并非寻求全面冲突,因为那对各方均不利,目标是回归对双方均有利的合作框架,强调合作是互利共赢的立场。若完全脱钩,一方商品出口受阻,另一方消费者将被迫购买更高价商品,双方都将承受损失。”王玮说道,中国长期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外交上坚定支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多边机制虽不完美但可完善(imperfect but perfectible),我们主张通过持续努力和集体行动,推动制度平台持续发挥效力,在发展中解决问题,而非轻言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