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8 21:41:31 股吧网页版
“沉浸式”消费升温 看重健康和文化——从第113届糖酒会看消费新趋势
来源:新华社 作者:沈汝发

  新华社南京10月18日电 题:“沉浸式”消费升温看重健康和文化——从第113届糖酒会看消费新趋势

  10月16日至18日,第113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在南京举办,吸引了全球40个国家的4000多家企业参加,涵盖酒类、饮品、休闲食品、调味品等全品类。

  作为我国食品酒类行业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专业展会之一,记者采访发现,“沉浸式”消费升温、更加看重健康和文化、越来越多的海外品牌可供选择等正成为新趋势。

  “展城融合”促全域“沉浸式”消费

  “秋糖季·甜蜜微醺嘉年华”、“食尚金陵·品味秋糖”、南京森林音乐会……自9月20日起,全国糖酒会在南京启动“秋糖季”,在全域开展餐饮、文旅、体育等融合消费活动,消费市场持续升温。

  中粮会展市场总监钟扬说,此次糖酒会创新推出“展城融合”活动,搭载了南京一系列标志性的城市活动,通过“文旅+”“赛事+”“音乐会+”模式,呈现出消费多元化场景。

  在“秋糖季”期间,“秋糖巴士”从始发站“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出发,陆续驶往世界文学客厅、中山陵音乐台、老门东等南京商圈和文化地标,进行城市漫游,在全城发糖,播撒甜蜜。“糖果虽小,却让人感受到这个城市浓浓的甜意和热情。”幸运领到糖果的安徽游客陆女士开心地说。

  据南京市贸促会介绍,贸促会联动了1000多家门店开展促消费活动,累计覆盖人流超600万人次。同时与市商务局、文旅局等部门协作,上线“全城发糖”小程序,覆盖90多家餐饮门店与920多个文商体旅点位。

  南京市六合区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说,全区纳入监测的20家商贸流通样本企业国庆中秋假期累计实现商品销售额1.04亿元,同比增长13.91%;累计客流量达119.79万人次,同比增长12.24%。

  看重健康价值和文化体验

  记者在展会上看到,随着健康观念和养生理念深入人心,健康化已经成为食品行业的共识,不少食品企业打出无糖、非浓缩还原果汁等概念。

  在展会现场,一家企业的新产品“低GI”大米吸引了许多参观者。“我们的‘低GI’大米升糖比较慢,为减脂人士提供了很好的餐食选项。”企业的销售人员说。不少参观者拿着材料仔细观看,有些还留下联系方式,表达了合作意向。

  “食品产业正从‘吃得好’向‘吃得对’迈进。”钟扬说,每次展会上,“健康科技专区”总会备受关注,低GI食品、临床营养食品等产品成为热点,其背后原因就是消费者对产品健康价值的追求。

  健康化依赖于科技的支撑。据组委会介绍,本次展会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等机构合作,举办“食品科技成果交流会”,汇聚了40家高校院所的1500余项创新成果,涵盖了从智能酿造设备、绿色包装技术,到低GI配方、生物发酵工艺全链条。

  同时,文化也是消费者看重的因素。记者在南京展区看到,许多食品的包装都充满了南京的城市风情。

  “食礼秦淮”展位的负责人刘健展示了当地的特色食品,食品的包装是《金陵图》、秦淮河手绘稿等。“现在的食品具有礼品属性,不少消费者购买伴手礼,都非常看重文化元素。”刘健说,这些文化元素含量高的产品订购和销售都非常好。

  海外品牌云集凸显“国际范”

  走进国际食品展区,来自各国的食品琳琅满目,意大利、俄罗斯、韩国、日本、泰国等12个海外展团携特色产品亮相。参观人员络绎不绝。

  在澳大利亚ZYF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台上,一瓶瓶晶莹剔透的蜂蜜摆放整齐,巧克力、西洋参、奶粉等展品堆成了一座座“小山”,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香甜气息。公司董事长张文秋说,此次展会带来了20多个品种的产品,已经有不少采购商具有合作意向。

  “甜味带着甘蔗的清香。”在毛里求斯糖业联合组织展位上,一碗充满异域风情的糖芋苗,让市民李先生称赞不已,“用毛里求斯的糖做南京的糖芋苗,别有一番风味。”

  “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相信从事全球贸易的企业都会拥抱中国市场。”宁波杰亚丝路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许何杰说,他在10年前曾经带过一批品牌来南京参加第93届全国糖酒会,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海外品牌参加,糖酒会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消费者也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