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在2025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表示,科技与金融从来就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人类历史上,科技发展都极大地推动了金融业的变革。随着大数据、互联网的兴起,金融运行成本大大节约,运行效率极大提升,金融交易不再受时空约束。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成果在金融领域已经开始广泛应用,可以预期,对金融的促进与影响可能是重大而根本性的。
肖远企表示,人工智能赋能金融行业,支撑了金融科技生态的底层技术、数据和算法。金融是经营管理货币与风险的行业,在科技应用方面对稳定性、可靠性的要求较高,自然更加倾向于与拥有科技、研发和应用推广优势的科技公司合作。与此同时,大型金融机构在资源技术投入、客户数量、数据积累等方面也拥有天然优势。
以信息数据为例,数据是人工智能的燃料,大型金融机构因为拥有海量、多维、实时的历史交易数据、客户行为数据和宏观数据,能够训练出更精准、更强大的预测模型和风控模型,形成“数据—模型—客户—数据”的正向反馈,同时配以巨大的资本投入,吸引顶尖的科技人才,一定程度上可能对中小机构形成竞争壁垒。稳定而有效率的金融结构需要多样化的金融主体和交易市场,中小机构如何通过调整发展战略和业务结构以适应科技革命带来的变化,确保仍具有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对于维持一个合理均衡的金融结构至关重要。
肖远企认为,人工智能使数据和算法的重要性上升,但如何将“可用数据”变为“可信数据”、如何整合与识别有价值的信息就变得非常关键,否则,就可能出现误导,产生决策偏离。
关于金融监管,肖远企表示,金融监管鼓励支持金融机构运用最新科技,优化金融服务、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加强风险管理,确保稳定有序。遵循金融基本原理与基本规律,把握好集中与分散、特色与同质、安全与效率等方面的动态平衡,努力构建具有韧性的金融体系。当然,金融监管本身也要加大资源投入,完善监管方法与流程,提升监管科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