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凌度智能在本届广交会上签约订单
南方财经记者郑康喜广州报道
700多万元人民币的订单,如何在广交会开幕三天内光速签约?
广东凌度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给出的答案是:做全球首发、全球首创、场景创新,才能吸引客户到访。
10月17日,凌度智能成功斩获沙特阿拉伯、阿联酋、马来西亚三国超百万美元(约合700多万元人民币)订单后,企业副总经理黄健激动地和南方财经记者分享这一喜悦。“这个效率太出乎我们的意料,我们的外语也不是特别好,都是各种肢体语言‘手舞足蹈’地交流,本来以为他们只是问问两句走个过场,哪知道没过多久就回来谈价格,谈发货。”黄健笑着说,用公司比较正式的发言是,“此次三连签,是凌度智能用创新定义行业标准的里程碑。”
作为一家“出海”不到3年的“新广交”,凌度智能去年营收同比增长了三倍。而它的收获正是广交会众多外贸企业的一个缩影。
在面对全球经贸震荡不定的大环境下,中国企业出海如何能高效获取订单?如何能保持增量?又有哪些穿越周期的绝招呢?
新智造:机器人、人工智能等产品勇闯广交会
十月的岭南大地,一场触及全球产业发展新逻辑的深层次变革正在广交会舞台上演。主导这场变革的,是代表智能制造根基的机器人和千行百业的“智慧大脑”人工智能。它们的出现,让中国外贸有了突围新动能。
广东是这一变革的重要“策源地”。本届广交会上,广东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品,正引来全球客商青睐。广交会开展首日,凌度智能便推出全球首款“高空幕墙越障清洗机器人”,一经亮相便吸引阿联酋、沙特等中东客户咨询,收获一批意向订单。
尽管全球贸易仍面临关税阴霾,但凌度智能上半年营收仍有增长,在加拿大、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阿联酋等国家成为“新宠”,海外市场销售份额占总销售比重达到40%。
这家成立不到十年的机器人企业,缘何能在海外市场如此高歌猛进?除了很好地解决市场痛点外,产品智能化是核心竞争力。
“新款机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具备自主决策能力,搭载的AI大模型能让其在高空独立自主运行,完成全自动越障、全维度清洗、智能路径导航等,无需人工干预,还比人更高效、安全。”黄健说。目前,全球高空玻璃幕墙清洗市场,能将产品智能化、可视化的企业,只有凌度智能一家。
做全球首发、全球首创,是广东机器人、人工智能企业能永续打开海外市场的“不二法门”。在科技已成为大国竞争主战场的当下,它们借助本土科技创新持续迭代与商业模式加速验证、产业化能力突出的优势,快速抢占全球科技竞争高地。

图为元化智能手术机器人
元化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孟李艾俐对此极为认同,这位年过花甲的创业者,毫不吝啬对广东机器人的赞赏:“无论从研发实力还是应用场景的拓展,我们都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
本届广交会,孟李艾俐带着元化智能研发的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亮相广交会。据她介绍,这款国内首个实现髋、膝、单髁关节置换全覆盖手术机器人已累计完成5000台关节置换手术,被5家香港医院、巴西等海外医院纳入日常使用,拿下了东南亚、沙特等多个海外市场认证。
广交会开展三天来,欧洲、中东等身体关节坏死率较高地区的采购商,对该款手术机器人关注度空前高涨,导致工作人员名片在开展首日即被一抢而空。孟李艾俐表示,接下来希望通过“技术出海”与“本地化服务”双轮驱动,让中国手术机器人的创新成果惠及全球患者。
新市场:“两条腿走路”寻商机
今年来,美国滥施关税扰乱了全球贸易秩序,外贸大省广东也面临不小的挑战。风暴之下,诸多深耕美国市场的外贸企业开始转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以期实现稳市场、拓订单的目标。
广东声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声学产品研究与设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一半的海外市场在美国。借助此次广交会,邓文武希望更多拓展“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客户,让企业市场形成“西方不亮东方亮”的格局。
不过,对声强科技这样的中小企业而言,拓展新兴市场有很多现实困难。它们缺乏强大的资金支撑和市场调研团队,相较于大企业而言,试错成本更高。
但在广交会上观察几天后,邓文武心里有底了。“长期做欧美市场,让我们的产品一直保持创新能力,我们这次带来一款新研发的AI眼镜,原本是针对欧美市场研发,但发现中东客户也很感兴趣。”邓文武说。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广东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71万亿元,增长4.1%,增速较整体快0.3个百分点,占广东进出口总值的38.7%。对中东17国、东盟、非洲、中亚5国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4.4%、5.3%、10.2%、25.5%,增速均较整体进出口增速快。
不过,比起讲述广东外贸企业拓展新市场的探索与尝试,人们更为关心的话题是,投身更广阔的海域转危为机,广东企业赚到钱了吗?
在大部分企业思考如何开辟海外新航道时,杨山铨早已带领佛山市索尔电子实业有限公司在新市场斩获巨额订单。这家储能企业已经在东南亚、中东、非洲市场扎根十几年,每年营收都保持5%~10%的增长。
“今年以来,尽管欧美储能市场趋于饱和,但中东、非洲市场仍存在刚需。随着新兴市场国家制造业的发展,尤其是中国企业去各地投资设厂,当地供电量不够,对储能的需求还会不断增加。”杨山铨表示。
然而,对于做全球生意的外贸企业来说,寻找贸易环境的确定性,其实比短期内获取订单更为重要。南方财经记者采访发现,到下半年,广东外贸企业正开启转场时刻,向内拥抱超大市场的企业越来越多。
今年4月,高达145%的关税让东莞市玩乐童话婴儿用品有限公司原有的1000多个美国订单,几乎全部被取消。收到中美互降关税的消息后,美国客户也在第一时间主动找到总经理王振催发货。
但王振下定决心转向国内,辗转拿下京东5000万元的出口转内销订单。一个月时间,京东便采购玩乐童话货物超过30万件。“只有下定决心转型,我们才能在这种不确定的环境中重新找到确定性。”王振说。
新模式:从产业链“走出去”到“走进去”
为应对关税影响,广东威力电器有限公司去年快速启动泰国工厂建设,仅用半年时间实现制冰机量产。目前,企业微波炉、制冷产品产能持续释放,“这为企业和我们的客户提供了进可攻、退可守的选择,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30%,外销占比超七成,其中发展中国家订单增长显著。”洗衣机事业部副总经理刘凯介绍。
这几年,为应对关税冲击,广东外贸企业提前让“供应链”走出去,使企业在关税风暴中站稳脚跟。而随着新技术、新产品走出去的带动效应越来越强,广东产业链也在迅速“走出去”。
作为广东消费电子龙头,立讯精密在东南亚、墨西哥、北非及东欧等地均有产能布局。7月初,立讯精密正式吹响赴港上市号角,为其加速海外产能建设、强化全球供应链布局做准备,这将带来一大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体抱团出海,向海外扩展中国产业链优势。
但最好的全球化模式其实是本地化。在北京大学国发院经济学教授周其仁看来,发展至今,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内涵已发生深刻变化,早期的产品出口模式已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更深层次的挑战在于海外办厂和全球化运营。
黄健对此极为认同。作为机器人赛道企业,走出去首先面临如何找到应用场景的问题。在场景训练中,产品会遇到诸多问题,例如数据采集、训练等。“这时候就需要当地的合作伙伴拥有很强的技术服务能力,才能实现双赢。”黄健说。
黄健认为,传统全球化合作模式已无法更好解决这些问题。凌度智能在出海中,推出了一个“合伙人”模式,寻找当地已经拥有厂商和客户群的合伙对象,实现快速、高效配套和落地的目标。
本届广交会期间,诸多广东外贸企业均谈到本土化运营的新模式。它们将广东先进的数字化工厂、智慧仓储、供应链管理等快速复制至海外,同时赋能当地工厂,提高生产效率和行业标准,甚至打造本地品牌,实现产业互补、资源共赢。同时,输出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的服务体系,加快融入全球市场,最终实现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出海模式再造。
以创维集团为例。目前,创维在欧洲、东南亚等重点市场,实现了终端渠道和供应链的深度覆盖。创维未来计划在东南亚设立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大型白色家电的生产基地,以收购和自建为主要方式。
“东南亚的白电综合生产成本目前比中国贵,随着中国家电产业链全球布局的推进,这一差距会逐步缩小,最终实现更全球化、更本地化。”创维执行董事、副总裁吴启楠向媒体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