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宋薇萍)“技术是引擎,业务是罗盘。我们的目标是培养能驾驭数据、预见风险、发现机遇的战略型财务分析师,而非单纯的数据技术人员。这一培养理念正是学院应对行业变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举措。”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卢文彬10月18日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合作办学硕士学位项目毕业开学典礼上如是表示。
2025年,上国会-凯瑞金融财务EMBA项目在英国《金融时报》全球EMBA百强榜单中位列中国第5、全球第9,连续三年跻身全球前10。据悉,这背后得益于两校管理层与教授团队在不确定时期坚守教育初心,积极整合院校资源、深化合作。在上述典礼上,围绕人工智能时代下的会计人才培养、公司领导力重塑等热点话题,两校管理层与教授团队积极回应。
卢文彬表示,推动会计从业者实现从“工具思维”到“业务思维”的跃迁,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致力于培养学员三重关键能力:一是批判性数据素养,培养学员超越代码,洞察统计陷阱,并理解模型局限的能力,成为能甄别数据真伪与价值的“侦探”,而非被动接受数据的工人。二是深度融合的洞察力。基于会计这一“商业语言”,将数据分析深度融入销售、供应链等业务流程。让学员能从成本异常或账目波动中,嗅到风险或发现效率提升的机会。三是前瞻性决策支持力。培养学员学会用数据讲故事,将复杂分析转化为关于风险与机遇的清晰、前瞻的商业洞察,支撑战略决策。
围绕金融财务EMBA“培养具有财务金融专长和国际视野的商业领袖”、会计(数据分析)MiM“培养兼具财会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复合型精英人才”的项目宗旨,卢文彬对毕业生和新生提出五点期望:一是心怀初心,勇担时代使命;二是胸怀格局,于变局中笃定方向;三是知行合一,让思想深植于中国实践;四是坚守诚信,让校训精神成为终身信条;五是珍视健康,让体魄与心智同行。他寄语毕业生,学院永远是他们的精神家园;并激励新生,要将课堂作为重新定义自我的舞台,共同以金融与数据能力开创未来。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凯瑞商学院院长奥哈德·卡丹认为,在人工智能重塑商业格局的新时代,建议管理者从战略意图出发,而非受技术热情驱使,将人工智能举措与长期战略目标对齐,避免零散的试点项目,并确保技术投资带来可衡量、可扩展的价值。“总之,在全新的人工智能时代,领导力需要远见、洞察力与恪守准则的审慎好奇心。那些能够将人工智能与目标、伦理及战略价值创造相结合的管理者,不仅能缓解转型带来的焦虑,更将开辟竞争优势的新领域。”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刘凤委教授表示,互联网与生成式AI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聚焦信息传播,而后者核心是知识创造,这一特质将对公司组织产生影响,其重塑了商业决策逻辑,深度改变了组织协同与运行控制方式,对企业经营与管理甚至带来革命性变革。未来企业的竞争本质是“AI赋能能力”与“人类独特价值”的协同进化能力竞争。建议管理者跳出“AI替代人类”的二元思维,建立“AI作为认知延伸”的新范式,在数据洪流中坚守人类独有的价值判断、伦理感知与创新直觉,实现技术赋能与人文理性的辩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