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官网近日公告,上市委定于10月24日审议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沐曦股份”)科创板IPO申请。
值得一提的是,沐曦股份尚未盈利,后续若能成功上市,将直接进入科创板成长层。
沐曦股份招股说明书(上会稿)显示,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以推动我国智能算力产业链自主可控为己任,长期聚焦和深耕GPU与人工智能行业。通过不懈的技术攻坚,公司已成为国内少数几家系统掌握了高性能GPU芯片及其基础系统软件研发、设计和量产技术的企业之一,深度积累了GPU IP(包括指令集、微架构等)、GPU SoC、高速互连、GPU软件等核心技术,成功突破了高性能GPU芯片及计算平台的技术瓶颈。
截至2025年3月31日,沐曦股份拥有境内授权专利255项,其中发明专利245项。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海市重点服务独角兽(潜力)企业。
沐曦股份方面表示,报告期内(2022至2024年、2025年1至3月)公司处于亏损状态。在可预见的未来,随着AI芯片行业的高速增长以及国产替代的持续加速,公司主营业务的市场空间将更加广阔,同时公司将继续保持高水平的研发投入,预计能够保持良好的持续经营能力,营业收入有望保持稳步增长。公司从自身经营情况出发,结合产品市场空间、市场份额及变动、客户复购和新客户验证及拓展情况,预计公司达到盈亏平衡点的预期时间最早为2026年。
2025年9月22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今年6月,在科创板推出设置科创成长层等“1+6”改革举措,目前已有3家未盈利科创企业在重启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后完成注册。
业内人士表示,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重启与科创成长层的设立,精准回应了市场需求,表明中国资本市场对“硬科技”企业的支持进入精细化分层阶段。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支持尚未形成一定收入规模的优质科技企业在科创板发行上市,是科创板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重要体现。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金融学教授张宗新认为,科创成长层的设立,既增强了市场包容性,又强化了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尤其是成长初期的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更加适配的资本市场平台。
“随着科创成长层制度的完善,以及第五套上市标准适用范围的扩大,预计会有越来越多科技企业加入,科创板对科技创新领域的覆盖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市场将呈现更加多元的发展态势,为优质科技企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张宗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