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2025微博V影响力大会在北京举行。南都N视频记者现场获悉,为更好满足用户多元需求、强化产品差异化优势等,今年微博围绕视频消费等重要板块进行了一次改革,体现为在分发政策方面由原来以播放量为主导转变为以观看时长为主导,通过加大对中长视频的现金激励与流量倾斜,提升视频生态质量。
会上,微博运营高级副总裁曹增辉就平台的运营情况等进行了详细介绍。据他透露,截至今年6月,微博平台月活跃用户(MAU)达到5.88亿,日活跃用户(DAU)2.61亿;全平台日均发博量1.05亿、日均评论量0.63亿、点赞数1.97亿。活跃用户逐步向31-40岁的中青年迁移,该年龄段月活跃用户占比22.9%。此外,活跃用户中,30岁以下人群占比70.7%,四线及以下人群占比达到31.5%。
在创作者规模方面,截至今年9月,平台“金橙V”创作者总量达12.5万,其中“金V”作者1.8万;“橙V”作者大幅提升至10.7万,同比增长57%。
曹增辉表示,今年是微博产品消费场景变化最大的一年,主要围绕关系流、推荐流、热点三大核心场景,以及视频消费共四部分展开了一系列升级改造,以期更好满足用户的多元需求、强化产品差异化优势。
如今,视频已成为各大社交平台争相竞夺的重要阵地。曹增辉表示,今年6月起,微博对视频分发政策进行改造,由原来以播放量主导转为以观看时长为主导。具体而言,平台持续加大对1分钟以上中长视频的现金激励与流量倾斜,推动视频内容质量与消费时长增长,覆盖文娱二创、热点解读、体育解说、VLOG等多元类型。
“原来微博里的视频消费还是(时长)偏短的比较多,现在我们让更长、更优质的视频能够在微博所有场景得到更优先的分发。”他解释,视频质量与画面清晰度、内容严谨度、趣味性等因素有关。这一改造措施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今年第三季度,“金橙V”生产的时长超30秒且“质量分”超3分的“优质视频”生产量同比提升51%,全站视频观看时长同比增长12%。
有了优质内容,微博是如何将它们推荐给用户的?会上,微博推荐算法高级总监黄帆介绍了平台流量分发机制。近两年,微博在传统的机器学习、推荐算法基础上,重点引入了大语言模型,利用AI能力大幅提升了内容理解和用户体验水平。
他进一步解释,大模型的优势在于能很好地从形态各异的内容中找到共同信息。一方面,平台需紧跟用户行为,根据其兴趣变化不断改变推荐内容;另一方面,平台要具备记录足够长时间之前用户偏好和习惯的能力,并且在内容推荐过程中实现对二者的平衡,未来还要利用更多外部信息持续探索用户的潜在兴趣——“这些都是大模型能够给我们赋能的地方。”
在选择内容推荐给用户的过程中,平台以何为依据?黄帆表示,推荐内容分发机制有三大引擎——兴趣、社交和热点。平台通过兴趣探索帮助用户发现新领域,通过热点提供新话题,同时对用户行为进行实时反馈和响应,令用户和推荐系统之间形成良好互动关系。除了通过关系链优先分发内容,还为用户提供“广场式”的讨论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大引擎中,社交推荐尤为重要。黄帆指出,微博作为一个社交内容平台,对社交推荐的定位是依托社交深入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让推荐更有“温度”。他提到,当前平台在社交关系挖掘方面投入很高,除了直接的“关注”关系以外,还会挖掘间接关系以及更加复杂的协同关系等。比如,“利用神经网络算法对用户的社交关系做扩展,找到他的好友,找到他的同好以及他所属的社群,并且做一些跨圈层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