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9 13:12:40 股吧网页版
海上粤风共新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暨广东美术百年大展沪上启幕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风起岭南,潮涌沪上。一场承载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精髓的艺术盛会,跨山越海登陆上海。

  10月18日,作为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暨“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开幕式在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隆重举行。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下称“文化周”)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共同主办。10月18日至11月15日期间,文化周将通过美术大展、舞台演出、非遗“艺术天空”户外演出、艺术教育、国际演艺大会、国际对话等活动,生动展现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创新活力与多元魅力,推进两地文化深度交融、创新发展再上新台阶。

  “其命惟新”:800件作品演绎岭南精神

  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下称“大展”)是本次文化周的核心活动之一,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广东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汇集约800件(套)广东美术精品力作。

  大展以“其命惟新”为主题,串联起七大主题板块与三大特别专题,呈现广东美术百年风貌。从“勇立潮头”到“风起南方”,展现广东美术“得风气之先”的担当,凸显与上海“同根同源、互融共进”的脉络。

  “每一次走进展厅,面对这些作品,我都仿佛听见历史的回响——那是高剑父在战火中写生的脚步声,是黄新波刀下木刻的铿锵声,是关山月笔下松风的低语,是今天青年艺术家在画布上挥洒的激情。它们穿越时空,共同宣告:艺术,是民族精神的不朽丰碑,是时代心灵的洪亮先声。” 广东美术馆馆长、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上海站总策展人王绍强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

  大展不只完整呈现岭南画派的百年发展史,更传递了岭南画派“其命惟新”的革新精神。

  在王绍强看来,“其命惟新”精神的价值,在于打破“传统守成”与“照搬西方”的二元对立:它以开放包容为底色,既坚守中华文化审美内核,又积极吸纳外来养分,更以务实创新为路径,将艺术革新与社会发展同频。广东美术的“新”并非形式上的猎奇,而是回应时代需求的主动选择,使广东美术穿越百年仍然充满活力。

  “我常常在想,何为‘其命惟新’?它不仅是高剑父、林风眠那一代人‘开眼看世界’的勇气,更是今天我们面对时代变革时,对传统与创新关系的重新叩问。”王绍强表示。

  百年文脉重逢有深意

  本次大展登陆上海,是百年文脉的一次重逢。岭南画派的革新先声与上海结缘。20世纪初,岭南画派以“折衷中西、融汇古今”掀起波澜,创始人之一高剑父1912年在上海创办《真相画报》,首次系统引进世界美术潮流,同时刊发黄宾虹等海派名家作品,成为连接南北艺术的桥梁。

  此后,粤沪两地的艺术交流不断,成为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中地域文化共生的生动范本:林风眠在上海开启艺术求学之路,为其“调和中西艺术”理念的形成奠定基础;关良归国后执教上海美专,融合西方现代派与传统水墨;上海决澜社核心成员倪贻德赴粤执教,传播现代艺术思潮……

  广东与上海,无论是在其艺术还是文化气质中,都镌刻着求新探索、中西碰撞交融的深刻印记。

  上海美术馆党委书记、执行馆长王一川表示,岭南画派和海派都是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的重要流派。岭南画派突显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海派笔墨的书法性、意境的诗性又独具风姿。两者在艺术主张上均呈现出锐意进取、雅俗共赏的审美共性。这不仅是在艺术主张上的体现,更使得两座城市成为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重要舞台,以其坚定的文化自信守护着中华文明的精神命脉。

  本次大展超越了对粤沪文化合作的回望与致敬,更是对粤沪文化精神在当代的体认、传承与创新创造。粤沪两地携手同行,以展览为纽带搭建艺术对话平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文化互鉴、协同共进。

  王一川称,上海美术馆与广东美术馆同为国家重点美术馆,肩负着守护中华文化根脉、推动艺术繁荣发展的时代使命。本次展览,是两地艺术界深度对话的重要契机。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屈健表示,希望大家能从此次展览的百年佳作中,深刻汲取岭南画派“其命惟新”的革新精神与海派艺术“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把地域美术创作置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图景之中,以“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智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美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树立品牌、深化粤沪合作

  本次文化周还将带来7台14场舞台剧目,涵盖舞剧、粤剧、话剧、芭蕾、杂技等多种艺术类型,均为粤港澳大湾区近年的原创精品,共同彰显了湾区文艺多元共生、融合创新的鲜明特质。

  其中,广州粤剧院倾力创排的新编古装粤剧《双绣缘》,首次将广绣鼻祖“卢媚娘”传奇搬上舞台,让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广绣在文化周的舞台上焕发新生。还有舞剧《英歌》、当代杂技舞蹈剧场《站台》、澳门多媒体偶剧《虫虫的仓鼠》等作品齐聚,将为观众带来丰富多样的艺术盛宴。

  多场岭南非遗艺术也正在上演,集中展现岭南非遗活态传承的优秀成果。广州南国醒狮团精心创编的《狮王争霸》,生动展现国家级非遗广东醒狮的精湛技艺与独特魅力。普宁南山英歌队在文化周献演《雄风》,传递普宁英歌的千年气韵。

  开幕式上午,粤港澳大湾区专场推介会及联合展区举行,19家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代表性的文艺院团及文化机构,集中向海内外展示推介大湾区优秀剧目及品牌文化活动。

  现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中心签订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文化活动交流、精品剧目交流、人才交流三方面,进一步推动更高层次更紧密的合作。

  依托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这一国家级演艺交流平台,大湾区与上海正以艺术文化交流为纽带,共同推进艺术与文化精神的对话与创新创造,深化艺术市场合作,释放文化品牌魅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