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日前举办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答辩评审暨分享交流会。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上海市思政课教学名师金瑶梅,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张黎声,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仲礼学者余建华担任评审专家。上大教务部副部长、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上海大学)负责人顾晓英主持会议。
国际教育学院分中心以教师思政教育为主阵地,采取多语种分层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分中心围绕“记忆思政:红色资源融入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推动“思政+专业”融合创新。外国语学院分中心在英语系、法语系、日语系及大学外语教学部系统推进“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系列课程与教材的全面使用。未来技术学院分中心以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为支撑,探索培养具有全球视野、战略思维的领军人才。中欧工程学院分中心要求教师在讲课中融入留法革命先驱为国探索的精神,塑造拥有世界眼中国心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管理学院分中心结合专业特点打好“大思政课”建设育人组合拳。经济学院分中心秉持“立德树人、经世济民”学院理念,通过“五个一”举措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分中心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讲好新时代力学成就。上海美术学院分中心构建“党委主导、多方协同、教研一体、评价激励”四位一体的高效运行机制,开发“一课一特色”课程思政案例。悉尼工商学院分中心立足“中外合作办学商学院”特色及中外合作办学特点,将课程思政建向育人“高质量”升级。 上海电影学院分中心立足影视专业优势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与使命担当。
金瑶梅教授说,要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张黎声教授表示,要突出学科特色,打造“一中心一特色”,避免同质化建设。余建华研究员认为,要增强课程教学的沉浸感和感染力。顾晓英总结说,评审会就是建设交流会,要发挥学科优势,进一步凝练特色,完善教师培训和激励机制,奋力谱写上海大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据悉,2021年上海大学已获评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近年,学校建设了29个学院中心,分别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课程建设及各类竞赛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育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