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以来,A股市场震荡中蕴含机遇,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市场凭借其交易便捷、透明度高、成本低廉等优势,成为资金入市的重要通道,展现出强劲的“吸金”能力。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0月17日,10月份以来ETF市场净流入额达991.61亿元。其中,权益类ETF贡献924.57亿元,占比超九成,成为推动ETF市场资金流入的核心力量。同时,指数基金发行也十分活跃,已有50余只指数基金(包括指数增强型、联接基金)计划月内发行。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在国内政策红利释放与全球市场波动加剧的双重背景下,资金既可以通过行业主题ETF布局结构性机会,又能借商品型ETF对冲风险。多家基金公司则依托特色指数产品寻求差异化突破,ETF市场的配置价值与公募基金行业生态正同步升级。
黄金与科技成焦点
从资金流向来看,月内净流入额超10亿元的ETF共有40只。其中,挂钩标的为SGE黄金9999或恒生科技指数的基金各有5只,成为资金青睐的两大主要方向。
投资类型方面,上述40只ETF中,各类型基金分布清晰。其中,股票型基金为29只;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6只;另类投资(均为商品型)基金5只。
具体来看,上述5只商品型基金均与黄金挂钩。黄金作为传统的避险资产,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受到投资者的广泛关注。数据显示,截至10月17日,这5只ETF月内净流入额合计达199.93亿元,显示出资金对黄金资产的配置热情。
另外6只QDII基金则均锚定港股市场,跟踪恒生科技或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反映了投资者对港股市场科技板块的投资兴趣。
此外,其他上榜的ETF跟踪的指数还包括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中证电池主题指数、科创50等指数,涉及金融、新能源、科技创新等多个热门领域,显示出资金对特定行业和主题的关注。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四季度政策落地与三季报业绩兑现,这些板块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形成可持续的上涨动能。投资者在把握机会的同时,仍需警惕短期市场波动,坚持长期价值投资理念。
股票型ETF涌现
资金积极入市的同时,ETF发行市场也呈现特色化布局趋势。截至10月19日,已有59只指数基金计划月内发行。同时,月内新成立的10只ETF均为股票型,目前合计规模已达20.24亿元,其跟踪的宽基指数分别为沪深300、中证A500、上证580,行业或主题指数涵盖创业板新能源指数、国证航天航空行业指数、国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中证卫星产业指数等细分领域,行业主题产品与传统宽基产品两者形成互补。
“这一布局逻辑既顺应市场需求,也是行业竞争激烈下的必然选择。”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投资顾问陈宇恒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公募基金行业正在不断解决与改善ETF同质化困境,优化指数成份股重叠、主题概念泛化导致的产品差异化不足等问题。同时,布局特色指数产品也成为了中小公募机构的突围方向。
“部分小规模公募正以主动投研赋能被动产品。”一公募人士表示,机构通过深耕特定领域的产业研究,将核心投资逻辑转化为指数编制规则,推出航天航空、卫星产业等特色ETF,实现主动管理与被动投资的优势互补,这种模式能精准对接投资者细分配置需求,成为实现差异化竞争的关键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