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
作为市场情绪的“风向标”之一,融资融券(以下简称“两融”)数据变化一直备受关注。
中证数据有限责任公司最新数据显示,9月份市场新开两融账户20.54万户,创下今年以来单月最高纪录,环比8月份的18.30万户增长12.24%,同比去年9月份的5.29万户大幅增长288%。
这一指标的大幅增加,折射出投资者信心回升与市场情绪回暖的显著特征,透露出多重积极信号。
第一,反映了投资者信心正在实质性修复。
两融是A股市场重要的杠杆工具。其中,融资是投资者向券商借钱买入股票,本质上是“看多”后市。从新开户数据变化来看,今年5月份以来两融市场呈现逐步升温趋势:5月份新开账户8.87万户,6月份增至10.14万户,7月份升至12.36万户,8月份升至18.3万户,9月份突破20万户大关。
新开户数的增加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特别是高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对后市走势抱有乐观预期,愿意“真金白银”地入场。这绝非一时冲动的行为,而是投资者基于宏观经济企稳、政策暖风频吹以及市场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等因素的综合判断后,作出的理性决策。
第二,预示着增量资金有望持续流入。
新开立的两融账户,是潜在的“活水”来源。每一个新账户背后,都代表着一份即将或已经进入市场的增量资金。当这批资金开始建仓、加仓,将直接为市场带来新的买盘力量,有助于提升市场的活跃度和流动性。这种信心的“活水”对于提振整个市场情绪和活力至关重要。尤其在当前阶段,市场对于增量资金的需求极为迫切,两融数据的回暖,为A股市场的行情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撑。
第三,政策“组合拳”的累积效应正在显现。
今年以来,一系列旨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支持举措成效显著。通过在投资端、融资端及交易端实施协同发力的一揽子改革政策,市场信心得到显著提振,投资者情绪也逐步由谨慎观望转向积极布局,继而推动A股市场展开一轮明显的估值修复行情。这一系列改革精准切中了市场关切的核心问题,推动着我国资本市场改革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深刻转型,最终为市场中长期的稳健运行与制度型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增强了市场的内生稳定性。
不过,两融新开账户数大幅增加虽反映了投资者参与热情提升,但也需理性看待其杠杆效应和风险。一方面,两融数据的回暖是市场回暖的重要先行指标之一,但其持续性和稳定性仍需观察;另一方面,融资交易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放大收益的同时也放大了风险。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在看到市场机会的同时,更应理性使用杠杆,避免在市场波动中因过度杠杆而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两融新开户数创新高清晰地告诉我们,资金的风险偏好正在回升。尽管当前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前路仍有波折,但这一积极信号已经为四季度的行情演绎开了一个好头。一个更有活力、更具信心的资本市场,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