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0 13:03:30 股吧网页版
风能北京宣言2.0倡议:中国“十五五”期间风电年新增装机容量不低于1.2亿千瓦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刘灿邦

  10月20日,在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开幕式上,《风能北京宣言2.0:锚定国家自主贡献,实现50亿千瓦风电装机,开启气候治理新篇章》(下称《宣言》)正式发布。

  《宣言》指出,在近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100多个国家提交了新的国家气候行动计划和承诺,众多国家公布了新的国家自主贡献,超过75%的国家自主贡献设定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这表明,可再生能源不仅被国际社会视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手段,更被各国认定为能源安全与经济繁荣的基础。

  《宣言》表示,中国风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三北”地区陆上风能资源经济技术开发量超过75亿千瓦,通过本地消纳与跨区平衡,可提供最低成本的电力供应;中东南部陆上风能资源经济技术开发量超过25亿千瓦,因地制宜集约发展空间广阔;离岸300公里范围内海上风能资源经济技术开发量超过27亿千瓦,已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开发阶段。中国风电持续保持高速稳定发展,正进入年均新增装机1亿千瓦以上的新时代。

  《宣言》认为,风电已经成为最具市场竞争力的电源,以最经济的方式推进能源转型、实现气候目标。风能资源分布广泛,大规模发展风电是保证各国能源安全、实现能源自主、促进公正转型的重要手段。风电产业链长、辐射范围广,可以拉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形成全球性先进装备产业集群。随着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化,风电装备和服务已经成为促进各国之间贸易合作的重要力量。

  证券时报记者在开幕式现场了解到,为加快风电产业发展,《宣言》发出五点倡议。

  一是制定与气候目标相适应的产业规划。按相关国际组织预测,为实现1.5℃目标,到2030年全球需累计开发风电27亿千瓦,到2035年风电累计装机达到43亿千瓦以上。在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指引下,综合资源潜力、技术能力、产业链韧性和市场消费需求,为中国风电设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十五五”期间年新增装机容量不低于1.2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年新增装机容量不低于1500万千瓦,确保2030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3亿千瓦,到2035年累计装机不少于20亿千瓦,到2060年累计装机达到50亿千瓦,助力能源领域率先实现碳中和。

  二是结合新形势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十五五”是中国风电步入全面市场化发展阶段的第一个五年,期待国家主管部门加紧完善体制机制,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形成真正适应高比例风电的市场机制,借助市场化手段促进风电发展。围绕大基地风电、海上风电、乡村风电等关键领域,健全管理体系,激发市场潜能。按照中央精神做好“反内卷”工作,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引导产业回归价值创造本质,坚守质量底线,杜绝低价恶性竞争,严厉打击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政产学研携手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搭建畅通的交流渠道,积极开展联合研究。加大对风电科研、示范项目的支持,增加对公共技术研发试验平台建设的投入,推动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引领技术取得突破。加快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体系,围绕基础理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技术等开展联合攻关,并加速成果转化。

  四是推动风电集成化融合式发展。随着风电成本的持续下降和全社会低碳发展诉求,多能互补、多产业融合的集成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政府主管部门应着力完善绿色氢氨醇、绿电直连、零碳园区等方面的配套政策,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拉动,推动技术加快成熟。加快对以绿电制氢氨醇为代表的多能转换技术的探索与示范应用,培育新模式、新业态,充分发挥风电的聚合效应,将风电的产业优势转化为价值优势。

  五是持续深化国际合作促进共同繁荣。面对当前复杂国际局势,国际社会应充分认识到,只有消除贸易壁垒,才能建立起全球稳定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实现气候、能源安全和公正转型目标。各国需坚定信心,携手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打造全球协同产业生态体系,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充分发挥国际组织作用,利用双边和多边机制增进共识,深化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