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卢陶然、李德尚玉北京报道
绿色金融已经成为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工具,绿色信贷、绿色债券、ESG投资和相关的担保、股权工具已经成为绿色转型的关键驱动力。
在近日举办的“一带一路”绿色创新大会上,多位嘉宾表示,当前全球绿色金融发展正面临标准碎片化、跨境合作不足等结构性挑战,同时发展中国家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这已成为制约全球绿色转型的关键瓶颈。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和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将为弥合这些鸿沟提供重要机遇。
在此背景之下,资本市场如何发挥其独特作用备受关注。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潘伟在会上表示,当前国内国际绿色金融发展各具特色,国内市场上绿色信贷规模最大,而绿色债券则是资本市场中最重要的绿色金融工具,存量规模已超过2万亿元。
回顾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历程,潘伟表示,在市场发展初期,绿色债券的发行主要依靠政策推动和配置要求。但随着市场不断发展,价值发现过程逐步完善,流动性溢价日益显现,当前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已呈现购销两旺的良好态势。
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市场现象是绿色债券发行溢价的显现。潘伟认为,所谓发行溢价,是指相同发行主体、相同期限的绿色债券相比普通债券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发行。目前溢价水平大约为11个BP(基点),与欧盟市场同期约10个BP的水平基本趋同。这表明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在一级市场的定价机制已经与国际市场接轨。
在二级市场方面,潘伟指出绿色债券表现出换手率相对不高、波动率较低的特点,“这种特性使绿色债券品种成为债券投资组合中具备良好配置效率和稳定性的资产类别。”
潘伟介绍,从国际绿色债券市场来看,今年上半年全球绿色债券发行量达到3300亿美元,中国发行规模仅次于欧盟位居全球第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约有11%的境外绿色债券以人民币计价,人民币国际化在绿色金融领域取得新进展。
基于国内外货币政策周期的差异,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选择在中国发行熊猫债。近期中金公司协助哈萨克斯坦开发银行成功发行了20亿元三年期离岸人民币债券,并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交易,这是中亚地区首单此类债券。
潘伟强调,技术先进性领域在资本市场成熟阶段能够获得更高估值,中国新能源车领域就是明证。今年上半年香港资本市场最大规模的IPO是宁德时代H股发行,这家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创造了资本市场的新热点。
“香港IPO市场与美国市场相似,呈现出以科技股为主导的特点。中美两国资本市场在科技股,特别是可持续经济、循环经济领域的科技股方面,都表现出不断增强的发展趋势。”潘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