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许磊赵莎莎邓慧遐)10月18日,第18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简称“3D大赛”)湖北省赛区在天门职业学院正式开幕,同期还举办了以“数智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的高峰论坛。此项连续举办十八届的全国性大型公益品牌赛事,今年首次在非省会城市高校举办,参赛规模突破千人,创下三项新纪录。

图为第18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湖北省赛区开幕式现场。(通讯员供图)
开幕式上,天门市政协主席张华忠表示,本次大赛汇聚了来自各地的青年英才,不仅是一场技能比拼,更是一次思想交流和智慧碰撞,必将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数字经济与智能制造发展注入新活力。他希望大赛能催生更多“从0到1”的原创突破,涌现更多创新构想,并期待天门成为广大青年学子实现梦想、转化成果的沃土。
全国3D/VR技术推广服务与教育培训联盟秘书长、大赛组委会副秘书长刘晓青指出,以3D数字化、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他呼吁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利用真实问题场景、游戏化教学、人机互动等多元化方式,激发学生内生动力,促进其全面成长。
大赛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在“华教&德荟杯”增减材复合制造及数字孪生技术创新应用专项赛中,8支队伍同场竞技。参赛队员需在限定时间内,协作完成3D桨叶的设计、打印与精密加工,最终通过单翼飞行平台升力测试决出胜负。该专项赛组委会负责人滕兴胜介绍,湖北赛区共有42支高校队伍参与此项比赛,重点考察学生在数字孪生软件、空气动力学计算、设备操作与编程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图为参赛队员演示项目。(通讯员供图)
“本次专项赛精准地把握了现代制造业向柔性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的前沿趋势。”华中科技大学国家CAD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工程实践创新中心主任王书亭对此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增减材复合制造与数字孪生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正成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动力。
【责任编辑:左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