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13日至1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秋季年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在全球经济增长面临多重挑战交织的形势下,此次年会围绕遏制通胀、维护全球金融稳定以及支持脆弱经济体等议题展开,就世界经济增长面临的风险,特别是公共债务的快速增长以及金融风险的累积发出警示,并探讨相关政策路径,提出政策应对建议。
世界经济好于预期风险仍存
由于进口商因美国关税政策而提前囤货、大多数国家努力维护全球贸易体系的开放与稳定等因素,IMF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对世界经济及一些经济体的预测较今年7月有所上调,但仍警告,关税冲击正进一步削弱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世界经济仍较为脆弱。
报告预计,2025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2%,2026年将增长3.1%。其中,今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分别为4.2%、1.6%。
从不同经济体表现来看,美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预计分别为2.0%和2.1%,相比4月的预测有所改善,反映了有效关税税率的降低、“大而美”法案通过带来的财政提振以及金融条件的放宽。但最新预测比2025年1月时的预测有所下调,原因是政策不确定性增加、贸易壁垒提高以及劳动力和就业增长放缓。IMF指出,美国经济已显现出实质性放缓迹象。美国7月以来的就业数据远低于预期,新增就业岗位数量显著下滑,8月失业率升至近4年来新高。
由于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不少发达经济体的预测也较2024年10月有显著下调。欧元区今明两年预计增长1.2%和1.1%,与2024年10月时的预测相比,累计下调了0.4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预计将从2024年的4.3%放缓至2025年的4.2%和2026年的4.0%。
国际贸易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继续呈现衰减态势。IMF称,与2025年4月时的预测相比,世界贸易量在2025年预计增长更快,但在2026年增长更慢。这反映了在关税威胁下的国际贸易提前交货模式带来的暂时提振。但即便如此,2025年至2026年平均2.9%的贸易量增长率也低于2024年10月预测的3.3%的平均增长率。
IMF警告,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保护主义措施的不利影响开始显现。由提前操作行为驱动的净出口和库存模式已基本逆转。
IMF对全球通胀仍保持警惕,预计在基线情景下,全球总体通胀预计将在2025年降至4.2%,2026年降至3.7%。值得注意的是,相比2024年10月时的预测,在本次报告中,包括美、英在内的相当多经济体的通胀预测被上调。IMF认为,通胀预期仍然脆弱,随着不确定性和关税开始对经济活动造成压力,货币政策制定者面临的权衡取舍更加严峻。
整体而言,关税冲击正进一步削弱全球经济增长前景,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较高、保护主义措施不断升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持续、财政脆弱性加剧等构成世界经济下行风险。
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全球经济表现“好于预期,但不足以满足增长所需”,各国必须增强经济韧性,以应对持续上升的不确定性。全球经济真正的考验可能即将到来。
建议提高财政支出效率
全球公共债务也是年会关注的话题。此次年会期间,IMF对全球公共债务的快速增长再度发出警告,并建议提高财政支出效率,优化支出结构。
IMF报告预计,到2029年,全球公共债务规模预计将突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0%,在极端情境下甚至可能达到123%,达到自194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包括美国在内的不少国家政府正面临日益增加的公共服务支出压力,而财政赤字和债务水平已经很高,财政政策陷入困境。以美国为例,根据IMF最新数据,美国公共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将从2024年的122%升至2030年的143%,远高于发达经济体平均水平。
当地时间10月1日,由于无法就新的临时拨款法案达成一致,美国政府时隔近七年再度“停摆”。目前,美国债务总额已达到37.4万亿美元,远超其GDP。
面对巨大的财政窘境,IMF财政事务部主任维托尔·加斯帕尔认为,各国必须“现在行动”,通过优化支出结构和提升效率来增强财政韧性。在全球公共债务规模高企、很多国家财政压力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各国应更加注重财政开支“物有所值”,尽可能提升支出效率,而不是一味地增加支出。
IMF的报告也指出,提高支出效率能够显著放大财政支出收益。长期而言,弥合效率差距有望使发达经济体产出增加约1.5%,并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产出增加约2.5%至7.5%。此外,实施互补政策,例如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将人力资本投资与基础设施投资相结合,或在发达经济体整合公共教育与科研支出、促进技术传播,可进一步放大这些积极成果。从各国实践来看,财政支出效率差距依然存在。目前,这一差距在发达经济体约为31%,在新兴市场经济体约为34%,在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约为39%。
美元走弱支持全球贸易
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非银行金融机构扩张以及债券市场承压、资产价格被严重高估的背景下,IMF一方面警示了“无序市场调整”概率增加的风险,另一方面也认为当前美元的走弱支持了全球贸易,促成了有利的全球金融状况。
IMF认为,面对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市场韧性主要来自对发达经济体货币宽松政策的预期。IMF敦促各国央行在关税与通胀风险上保持警惕。“估值模型表明,风险资产价格已远高于基本面,增加了负面冲击发生时出现无序调整的可能性”。IMF指出,股市和公司信贷估值“被明显拉伸”,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概念股推动下,市场集中度达到历史高位。一旦预期回报无法支撑高估值,可能会出现“突然且剧烈的调整”。
在外汇市场上,今年以来美元持续贬值。2025年上半年累计下跌约10.8%。高盛近期发布研报称,未来几个月,美元将因经济表现相对疲软及市场高估值压力而持续贬值。对此,IMF在10月14日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也指出,这反映了非美国投资者对冲需求增加以及市场可能对美元过去十年牛市进行重新评估。
IMF指出,美元走弱也支持了全球贸易,促成了有利的全球金融状况,并消除了汇率传导带来的通胀压力,从而为政策制定者(尤其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支持其经济增长的空间。近期美元的贬值增强了出口价格竞争力,并抑制了进口密集型消费——可能有助于收窄美国的外部逆差。
目前,IMF预计,美国联邦基金利率预计将在2025年底降至3.50%至3.75%,并在2028年底左右达到2.75%至3.0%的终端区间;欧元区政策利率预计将维持在2%不变,这与4月的预测大体相同;日本政策利率预计将按照与4月假设大致相同的路径上调,在中期内逐步升至约1.5%的中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