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首款国产九价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开放预约渠道,在全国陆续开始接种,2针剂接种范围扩大至9至17岁。此前,默沙东的九价HPV疫苗和GSK的二价HPV疫苗也都已经扩龄。
截至目前,国内共有6款HPV疫苗获批,进口和国产分别有三款。此前,我国HPV疫苗市场主要由进口产品主导,默沙东的四价和九价“佳达修”系列以及GSK的二价“希瑞适”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近年来,随着万泰生物等公司的多款国产HPV疫苗陆续上市,也推动了价格的进一步下降,提升了疫苗的可及性。
值得关注的是,上个月的国新办发布会上消息称,今年国家将推出面向适龄女生的HPV疫苗接种服务,并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保护女性的健康。此举标志着HPV疫苗有望进入普惠时代,有助于实现“消除宫颈癌”战略目标。
国际经验显示,国家免疫规划是提升疫苗接种率的关键。全球已有149个国家将HPV疫苗纳入规划,平均接种率约60%: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2023年接种率分别达86%、71%、68%。
以澳大利亚为例,该国作为全球首个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国家,建立了多层次服务体系,以学校接种为主,未能在学校接种的青少年可以在社区全科诊所、药房接种,偏远地区提供流动接种服务。
目前,我国暂未从国家层面公布HPV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的具体实施细则,包括免疫规划覆盖哪些群体、使用何种价数疫苗等。有专家预计,考虑到财政的承受能力以及政策实施的可行性,HPV疫苗免费化将经历分阶段、分人群推进的过程,初期可能优先覆盖重点人群,随后逐步扩大范围。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宫颈与阴道早期疾病诊治中心主任医师丛青教授近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的一场健康科普活动中表示:“我们将大学生群体视为HPV预防的重点人群,是出于科学的公共卫生策略考量。在大学阶段积极采取HPV预防措施,对大学生来说是一项投入产出比极高的健康投资。”
丛青还强调HPV男女共防的重要性。一项2024年回顾性研究则显示,中国男性HPV感染第一个高峰出现在18-24岁;另有一项2013年多中心、基于人群研究显示,中国女性HPV感染率第一个高峰出现在17-24岁。大学阶段通常是年轻人社交活跃时期。
丛青表示,当男性和女性都进行大规模接种HPV疫苗后,就能在人群中建立起强大的群体免疫,降低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从而保护群体中的每一个人。
如今,许多国家将HPV疫苗纳入了免疫规划且接种范围同时覆盖男女群体,“男女共防”已经成为我国最新权威指南倡导的HPV预防接种重要策略。有研究显示,HPV疫苗的广泛使用可显著减少90%的宫颈癌病例,而男性人群接种HPV疫苗不仅可以直接降低男性人群中HPV相关良恶性肿瘤疾病负担,同时也可以间接保护其伴侣,通过群体免疫效应降低病毒传播,实现更广泛的健康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