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0 22:53:10 股吧网页版
全球航运资源“十四五”加速集聚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满舵”提速
来源:中国经营报

  上海市正朝着全面建成国际航运中心目标加速迈进。

  10月19日,以“协作共促全球航运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在上海市开幕。《中国经营报》记者在现场采访了解到,本届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集中发布并展示了五大类30项重大合作成果,涵盖绿色航运走廊建设、国际航空枢纽建设、高端航运服务业创新以及国际航运合作发展等多个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十四五”期间,上海市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从“基本建成”升级到“全面建成”的新阶段,在海港、航空港、邮轮港建设方面均取得了不俗成绩。

  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150.6万标准箱,连续15年排名全球第一,并成为全球第一个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0万标准箱的港口;航空港方面,2024年,上海机场定期通航48个国家、291个客货运航点,货邮吞吐量跃居世界第二位。

  展望“十五五”,上海市还将在全面建成国际航运中心道路上疾驰奋进。多位业内人士在论坛现场告诉记者,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仍将大有可为。

  “海、空、邮”三路并进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高地,上海市承担着开放枢纽门户功能,是外商最青睐的投资首选地之一和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的首选地之一。

  “十四五”以来,上海市年均新设外资企业超过5700家、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连续4年保持在4万亿元以上,呈现出“海、空、邮”三路并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在海港建设方面,“十四五”期间,上海港集装箱枢纽地位继续得以夯实。小洋山北作业区开工、罗泾集装箱港区一期投产、临港新城东港区公用码头二期竣工。今年前9个月,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153.6万标准箱,国际中转600.4万标准箱,核心运行指标均达到预期。

  在航空港建设方面,浦东国际机场四期扩建、东方枢纽上海东站先后开工,未来将形成集国家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机场捷运等交通功能以及站场城开发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据了解,今年前9个月,上海空港两场累计航班起降量、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分别为62.79万架次、1亿人次、328.69万吨,分别同比增长4.39%、8.04%、6.72%。

  和海港、航空港发展情况类似,上海邮轮港也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成绩。今年前9个月,上海邮轮港共接待国际邮轮靠泊225艘次,邮轮旅客吞吐量151.41万人次,同比增长近45%。

  此外,上海市邮轮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2024年1月,首艘国产大邮轮“爱达·魔都号”开启商业首航,华夏国际邮轮有限公司随后在沪成立。

  与此同时,上海市在绿色航运、智慧航运等的建设方面也成绩斐然。上海港的LNG(液化天然气)加注能力持续上升,甲醇实现了常态化加注,已成为全球少数几个同时具备LNG和甲醇船到船加注能力的港口之一。今年3月29日,上海洋山港首次开展国产绿色甲醇燃料加注,标志着该港实现了国内首船国产绿色甲醇燃料的接卸、储存及加注全流程作业。

  在智慧航运方面,洋山深水港四期全自动码头成熟运营,上海港生产智慧指挥中心一期建成。航贸数字化平台正式上线,航运枢纽区块链基础设施搭建完成。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分布式协同数据链11个省市地区节点挂牌并启动建设。上海市内河电子航道图与长江水系、江苏省内河航道实现了互联互通。

  “三化”转型成果密集落地

  记者注意到,为进一步夯实航运发展成绩,在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期间,航运业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的“三化”转型成果密集落地。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png

(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现场。受访者/图)

  据了解,中国船级社(CCS)与中远海运集团联合发布了高端航运服务业创新成果《数字船舶白皮书》,首次联合提出了“数字船舶”理念,为船舶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打牢数字底座。

  中国船级社大连分社副总经理岳孟强告诉记者,上海市全面建成国际航运中心是一项宏伟工程。中国船级社已将国际船舶检验业务运营管理团队搬至上海,下一步还会把整个船级社的技术服务中心汇集过来。公司和上海市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节奏一致。“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公司责无旁贷,尽全力支持。”

  中远海运集团还带来了数智创新与绿色转型成果,分别是“AI时代的航运新基建:Hi-Dolphin航运大模型”和“‘中远海运天秤座’轮甲醇双燃料改造项目”。

  具体来看,Hi-Dolphin航运大模型作为国内首个航运业垂直领域大模型,为航运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核心支撑,未来将赋能行业从业者共同开拓智能化新航道;“中远海运天秤座”轮甲醇双燃料改造项目则是全球首例大型集装箱船甲醇双燃料系统改造,为航运业低碳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方案”,显著提升了我国在船舶绿色改造领域的技术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

  同时,上海港跨境电商运营中心也已建成投产,开创了国内跨境电商货物海运业务新模式,实现“场站码头一体化、全程服务一站式”智能高效运营。据了解,该中心通过总单/分单/拼箱同场作业的灵活模式,配合数字化业务流程,实现业务量持续增长,不仅为外贸企业提供了低成本出海新通道,更强化了上海港作为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第一大港的辐射引领作用。

  除航运外,航空领域也有诸多成果官宣。在论坛期间,东方航空发布了《东航全球客货运航网建设成果》;上海机场集团则发布了《沪来沪往,适易中转——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的上海实践》成果。

  据了解,上海机场集团兼具枢纽定位和上海特色,聚焦“产品+服务+效率”综合转型升级,形成“三客三货”六大产品和“四适四易”八大服务,实现“国内+国际”“空空+空地”“浦东+虹桥”“客运+货运”全业务类型、全服务链条中转能级提升,持续提升旅客体验度、舒适度、满意度,全力打造世界级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

  推动能级全面跃升

  随着一系列规划、成果落地,上海市打造世界级航运枢纽的图景也变得越发清晰。

  中远海运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万敏表示,发展航运新质生产力应当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共建“韧性化”新服务,同时要推动数据互联互通,共享“数字化”新生态,并深化AI技术与航运融合,共创“智能化”新模式。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宋晓东表示,作为全球最大集装箱港口的运营商,集团始终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核心战略。宋晓提出了三点建议:共同推动技术标准的开放与兼容;共同构建绿色能源的全球协作网络;共同打造数字化供应链协同平台。

  如何更好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聚焦夯实航运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海港、空港、邮轮港和航运集疏运体系,打造航运枢纽门户高地;聚焦提升航运服务能级,持续提高航运保险承保能力和全球服务水平,打造航运资源要素集聚高地。

  “聚焦推动航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建设全球航运绿色燃料加注中心和交易中心,与更多国际港口城市共建绿色航运走廊,打造航运绿色发展高地。聚焦航运数智转型,打造航运科技创新高地,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能级全面跃升。”上述负责人进一步表示。

  在岳孟强看来,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还应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航运业内应当打通数据壁垒,让数据流通起来。”岳孟强告诉记者,航运和造船主体很多,但每个主体的数字化思维与流程各不相同,使得合作效率大打折扣,实际价值并未充分发挥。“下一步,上海市航运业大企业应当会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除数字化转型外,上海市也在大力培育航运业人才。香港船东会董事总经理陈佩珊告诉记者,近年来,上海和香港在航运方面保持密切合作。“在此次论坛上,上海海事大学和香港船东会也签署了新的合作协议,随着合作不断深入,可以帮助两地乃至全国培养航运人才,这对于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及国际化发展至关重要。”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